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和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两大共生单元,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城乡关系基本经历了“形成—对立—融合”三大过程,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的发展指向。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对城乡区域发展的偏向性及其内在机制展开理论解读与实证分析,揭示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城乡发展的“偏向度”以及空间分布表征,最终通过构建“城市偏向—城乡融合”的分析框架,提出江苏省城乡区域“共生治理”的机制路径。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江苏省“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适切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章,绪论。基于对江苏省城乡发展中出现的“伪城市化”以及乡村空心化现象的考察,揭示出江苏省城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发展的事实,同时对国内外城乡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理论性的梳理,且在章节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进行了概括。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主要是对本文涉及到的核心理论以及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中心—边缘理论”、“区域一体化理论”、“城市偏向发展”、“城乡共生发展”等,为后文进一步分析江苏省的城乡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江苏省城乡关系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评价。本章主要是利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解剖了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同时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城乡关系演变的三大历史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概述:人民公社时期的“城乡阻隔与分离”、改革开放时期的“城乡对立与失衡”、后税费时期的“城乡统筹与融合”。通过这三大历史阶段的城乡关系形态分析,为进一步解读江苏省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机制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江苏省城乡发展偏向性的内在机制分析。本章主要利用“中心—边缘”理论,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偏向性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总的来说,江苏省呈现出的城市偏向性发展样态主要归因于江苏省政府“城市中心”的策略思维,另外,乡村社会“精英流失”和乡土文化资源逐渐式微亦造就了城乡偏向性发展的加深。第五章,江苏省城乡发展的实践指向:从“城市偏向”到“共生治理”。本章引入“城市偏向—城乡融合”的分析框架,主要从实践层面对江苏省城乡共生治理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主要包括:政府层面的“城市中心”到“城乡融合”的策略转变、社会层面的培育“新乡贤”参与乡村社区治理、乡村层面的乡土文化资源的重构。第六章,研究结论与讨论。本章在对前述各章节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对本文的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与理论讨论,同时提出“城乡发展失衡下‘城市利益让渡’”的研究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