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室内绿色设计的研究与趋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iulo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人类对保护生存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兴起了“绿色设计”的高潮,就是运用高新技术来探索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重点是考虑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材料更好的进行设计,在室内装饰设计方面,则是指在空间组织、装饰装修方面,提倡在室内陈设艺术中尽量多的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环境。世界上对“节约、可循环再利用”思想理解最深的国家恐怕非日本莫属,因为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自然资源相当有限,为适应生活的需要,日本民众就必须将“节约、环保、可循环再利用”理念融入到社会、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中,并使这种绿色设计文化延续与传承下去。他们将绿色设计的理念纳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构思之中,并将这种美的意识升华,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日本的室内设计也是从这种绿色环保的精神中构思出来的,在日本,无论是在餐馆、茶室和庭园等传统建筑中,你都可以充分感受到独特的“绿色”文化所带来的“可持续”设计,日本民族己将这种绿色可循环再利用的意识深深地融入到日本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中。然而,在国际室内设计形势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清醒的看到我国住宅室内设计、装饰行业与日本这些在亚洲乃至全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问题。本论文将通过七个章节的进行论述研究,来说明当今中、日两国在室住宅内设计上的研究和有关现代绿色室内设计的发展。第一章对本题目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中、日两国绿色室内设计概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对什么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什么是室内绿色设计进行了概述;第三、四章对中国与日本的室内设计发展概况分别进行简要介绍;第五章对中、日两国的室内绿色设计进行整理与分析;第六章详细阐述中国室内绿色设计的必然性,对设计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行论述;最后一章通过用实际的案例分析将中国现代室内设计趋势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以证明本文所论证的观点。整篇论文主要从中、日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出发,通过对比与分析,把日本对居室设计理念的优势方面渗透到中国现代居室设计工作中,从而提高中国居室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使中国室内设计企业拓宽视野,敢于开发市场,敢于用先进适用的方法来改造产业实力。根据日本居室设计领域应用的成功经验来指导中国的居室设计,促进中国居室设计理论的形成并促使中国室内设计企业部门之间进一步的协同合作,更加有利于企业开发市场,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当下中国妇女的地位整体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同时并存的却是在部分领域出现降低的现象。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从属性与主导性两种矛盾趋势各有表现。正确认清这两
从城市和建筑遗产保护出发,研究了适应我国历史街区狭窄街巷特点的直埋管线综合技术,提出了市政管线综合兼顾保护与发展要求的"区内自足、设施外置、最小干扰、灵活适应"原则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进入了全面普及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宽泛
光离子化检测器(Photoionization Detector简称PID)是利用光离子化技术来检测特定的易挥发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浓度的,一种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广泛
《六书统》是元人杨桓所著的一部文字学著作,目前学界对此书以及作者杨桓还不是十分重视,甚至对《六书统》的价值和意义持否定的态度,笔者希望通过这篇论文使学者更全面了解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保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口剧
精神病,中医名情志病,其遗传性病因有两类,第一类是缺陷性主基因控制的,大多由环境因数诱发,如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第二类是正常性基因应激性的反应或感染诱发,如调整性障碍(adjustme
在女性主义思潮向社会学科领域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产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即“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或称“女性与传播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女性主义视角来审视人们日常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能型、应用型的人
<正>一看了电影《蜘蛛侠》后,他认真地对我说,他是永远当不了一个真正的蜘蛛侠的。我笑他有自知之明。不过,笑罢,我又说,为何非要当蜘蛛侠呢?好的榜样很多很多,可以做的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