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分析基于CISS分型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亚型颅内血管斑块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HRMRVWI(平扫+增强)及常规MRI检查,其中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PAOPA)组17例,动脉到动脉栓塞(ATAE)组20例,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HP/IEC)组4例,混合机制(MM)组0例。由于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组和混合机制组病例数较少,避免导致统计结果的偏差,所以仅对于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和动脉到动脉栓塞组做了统计分析,分别比较了两组间基本临床资料特征,颅内全脑斑块总体分布及增强特征,责任血管斑块位置、分布、形态、负荷、信号、厚度、增强特征以及责任血管管腔狭窄程度、重构特点等。结果:(1)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否吸烟、以及NIHSS评分、他汀类药物使用等基本临床特征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2)对于颅内全脑斑块总体分布以及增强特征的分析,两组间在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E组高于PAOPA组(31.0%vs 19.7%),在全脑斑块数量、前循环和后循环斑块数量分布以及全脑斑块增强累计分数方面,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责任斑块分布及位置特征的分析,两组责任斑块均多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75.0%vs 70.6%),并且多累及血管前壁或上壁;(4)对于责任斑块特征及管腔的分析,ATAE组的斑块表面不规则发生率(65.0%vs 29.4%),斑块负荷(73.69±12.13%vs 65.24±11.57%)以及斑块 2 级强化发生率(80.0%vs 29.4%)均明显高于PAOPA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斑块0级强化发生率(10.0%vs 47.1%)方面,ATAE组明显低于PAOPA组(p<0.05),在斑块偏心性分布、斑块内高信号发生率、斑块厚度、责任血管狭窄率和重构方式等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5)对于ATAE组患者逻辑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可以作为动脉到动脉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Exp(B))和 95%CI 为 10.494(1.394,78.996),ROC 曲线下面积(AUC)0.753。结论:1、动脉到动脉栓塞组与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比较,存在更多的斑块不规则发生率,更高的斑块负荷,更高的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而多表现为不稳定性斑块特征;2、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组多表现为稳定性斑块特征;3、斑块2级强化发生率对于动脉到动脉栓塞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动脉到动脉栓塞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通过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脑灌注成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分析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患者颅内梗死特征及脑血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症状性缺血性中风患者27例,其中痰湿证为主证14例,非痰湿证为主证13例(气虚证为主证7例,血瘀证为主证6例,称为气虚血瘀证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3D ASL脑灌注成像检查。根据DWI图像上缺血灶数量分布,分为单发梗死灶和多发梗死灶;根据缺血灶的大小,分为腔隙性梗死(梗死直径≤15mm)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并测得最大梗死核心区ADC值。将3D ASL脑灌注原始数据通过GE后处理工作站ASL处理模块计算出全脑血流量(CBF)图,分别测量最大梗死核心区(患侧)和镜像区域(对侧)脑血流量值,以及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黑质、红核及齿状核等脑深部核团,大脑中动脉供血区(M1、M2、M3、M4、M5、M6)、大脑前动脉供血区(A)、大脑后动脉供血区(P)、小脑半球(Cb)等区域脑血流量值。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单发梗死灶均占有较高的比例,痰湿证组中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气虚血瘀证组(64.3%vs 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梗死核心区 ADC 值比较(0.65±0.18*10-3vs 0.62±0.14*10-3)mm2/s,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2)脑血流量的分析,组内比较中,痰湿证组和气虚血瘀证组两组患者梗死核心区域CBF值均明显低于对侧CBF值(28.04±8.37 vs 40.78±7.02,34.22±6.47 vs 39.39±6.99)[ml/(100 g.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比较中,两组间在梗死核心区CBF值差异显著(p<0.05),痰湿证组明显低于气虚血瘀证组(28.04±8.37 vs 34.22±6.47)[ml/(100 g·min)],而在镜像区域(对侧)以及脑部其他区域CBF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梗死灶大小和核心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可以做为临床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证候诊断的影像客观参考。痰湿证组患者中非腔隙性脑梗死(梗死直径>15mm)所占比例较高,核心梗死区域脑血流量低于气虚血瘀证组。2、磁共振DWI和3DASL脑灌注技术可以为缺血性中风亚急性期痰湿证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诊断过程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