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儿童是一个人际交往水平较低的群体,研究特殊儿童的人际自立,不仅有助于提升其人际自立水平,稳定自我情绪,而且有利于完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特殊儿童的人际自立,不仅可以拓宽人际自立的研究对象,丰富其研究内容,而且可以提高特殊儿童人际交往的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本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有关人际自立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解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影响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的原因及相关解决对策。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特殊儿童人际自立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特殊儿童人际自立水平在人际责任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地域的特殊儿童在人际责任方面具有差异,与人际灵活有显著差异;不同残疾类型的特殊儿童在人际责任方面存在差异;人际主动、人际责任、人际开放与母亲受教育程度呈显著差异。(2)特殊儿童人际自立、焦虑、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通过对焦虑预测发现,焦虑对人际责任、人际灵活和人际开放具有负向的预测性;通过对抑郁的预测发现,其对人际独立起到正向预测作用,而对人际开放起到负向预测性。(3)通过访谈发现,特殊儿童人际交往问题与大多数健全儿童并无太大差异。通过对视力残疾儿童进行访谈发现,他们更倾向于接受与人交谈。特殊儿童需要与人交流来化解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在独自与异性或长辈交谈时,多数受访者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与人沟通会变得十分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会增加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