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具有生物医学功能的材料正成为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特别是组织修复过程中,生物材料仅仅作为物理支架难以满足要求,迫切需要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参与修复有关的生物学过程,顺利完成组织修复。现有的皮肤敷料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吸取伤口渗出液、保湿、抗菌和透气等方面,而很少关注敷料本身的生物调控功能。β-葡聚糖作为生物大分子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性能,但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导致它的溶解性能和可加工性差,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本研究拟通过将β-葡聚糖酯化后与I型胶原混合电纺,制备出酯化葡聚糖/胶原纤维膜,探索这种复合纤维膜的生物学性能,并研究其作为生物功能性皮肤敷料的可能性。用三氟乙酸酐法将β-葡聚糖乙酯化,并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分析。将酯化葡聚糖和I型胶原按不同比例(10:0,8:2,5:5)同时混合溶于六氟异丙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出不同比例(10:0,8:2,5:5)酯化葡聚糖/胶原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含水率、接触角和拉伸测试对纤维膜进行结构和物理性能分析。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表征纤维膜对RAW264.7和NIH-3T3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AW264.7和NIH-3T3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粘附情况。利用Griess法检测RAW264.7细胞在纤维膜上生长后NO的分泌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RAW264.7细胞在纤维膜上培养1,3,7,14d后IL-6、IL-10和TGF-β的分泌情况,检测其免疫调控活性。将RAW264.7细胞种植于纤维膜上后与NIH-3T3细胞共培养,用CCK-8法检测在纤维膜作用下RAW264.7细胞分泌因子对NIH-3T3的增殖情况的影响。最后建立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模型,用大体观察、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纤维膜对小鼠皮肤创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葡聚糖成功被酯化,静电纺丝出的纤维直径在100~200 nm之间之间,胶原含量的增加使纤维直径变小。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为5:5的纤维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能和拉伸强度。不同比例(10:0,8:2,5:5)酯化葡聚糖/胶原纤维膜对RAW264.7和NIH-3T3细胞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RAW264.7和NIH-3T3细胞在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为5:5的纤维膜上粘附得更好。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为5:5的纤维膜能刺激RAW264.7细胞在1~3d分泌炎症因子IL-6,刺激免疫细胞发生炎症反应;3~7d分泌IL-10和TGF-β,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RAW264.7细胞种植于纤维膜后与NIH-3T3共培养后,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为5:5的纤维膜能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小鼠全层皮肤缺损修复结果观察显示,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5:5纤维膜能更好地促进胶原沉积和上皮形成,从而促进皮肤创伤修复。这些研究表明,酯化葡聚糖/胶原比例为5:5的纤维膜在物理性能、免疫调控活性和对皮肤创伤的修复效果都优于其他两组,并且两种组分酯化葡聚糖和I型胶原能不同时期刺激巨噬细胞分泌不同的因子从而调控创伤修复过程,有望作为一种新型功能纤维敷料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