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了解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B-CLPD)不同亚型患者甲、乙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对比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探讨B-CLPD不同亚型与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01月至2014年01月间,733例初诊B-CLPD及同期132例侵袭性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肝炎病毒感染的差异。统计分析甲、乙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各B-CLPD亚型中的感染情况及相关性。结果733例B-CLPD患者中,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的阳性率分别为1.1%和1.9%,与同期132例侵袭性B-NHL相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占7.9%,明显低于同期侵袭性B-NHL组(7.9 vs 16.5%,p=0.001)。在B-CLPD患者中,HBs-Ag、HBe-Ag及抗HBc-Ab同时阳性者(“大三阳”)占1.1%,与同期侵袭性B-NHL(6.0%)相较明显降低(p=0.000)。而HBs-Ag,抗HBe-Ab及抗HBc-Ab同时阳性(“小三阳”)患者的比例在B-CLPD组与侵袭性B-NHL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315)。在733例B-CLPD患者中,CLL 279例(38.1%),WM119例(16.2%),FL74例(10.1%),B-LPDU66例(9.0%),SMZL48例(6.5%),HCL 33例(4.5%),NMZL27例(3.7%),MALT 15例(2.0%)及B-PLL 6例(0.8%),疑似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40例(5.5%),疑似套细胞淋巴瘤(MCL)26例(3.6%)。抗HAV-Ab及抗HCV-Ab阳性率在不同亚型B-CLPD组患者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HBs-Ag在脾边缘区淋巴瘤(SMZL)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8.8%,明显高于其他B-CLPD患者(p=0.004)及其他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p=0.005)。乙肝“大三阳”在不同亚型B-CLPD间无显著差异,而乙肝“小三阳”在SMZL组占16.6%,明显高于其他B-CLPD组(16.6%vs 4.7%,P=0.000)。在B-CLPD患者中,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患者共计284例,占38.7%。在已感染HBV的SMZL患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34.6%,高于其他B-CLPD亚型患者(34.6%vs 19%,P=0.06),但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已感染HBV的患者中,乙肝“大三阳”在不同B-CLPD亚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乙肝“小三阳”在SMZL组明显高于其他B-CLPD组(30.8% vs 12.1%,P=0.009)。结论:甲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B-CLPD与侵袭性B-NHL及各类B-CLPD间无显著差异。乙型肝炎病毒在SMZL中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B-CLPD亚型,提示HBV在我国SMZL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