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是在位于西安市户县草堂镇度假区的西安亚建国际高尔夫球场进行的。从2001年3月到2002年3月,在球场内对草坪上的叶斑病进行病原菌鉴定,确定其致病病原菌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e Boed.)(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菌目、暗色菌科、弯孢霉属的真菌),将其分离培养后作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内研究不同环境条件(温度、pH、光照)对弯孢霉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病原菌对翦股颖、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等4种冷地型草坪草的致病力;11种杀菌剂对弯孢霉病原菌的毒力作用;选择毒力较强的4种杀菌剂在最易感病的草坪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的药剂防治组合。结果表明:温度、pH、光照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存在着显著影响。其中最适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8~31℃,pH为5~6,12小时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于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31~34℃,pH为5~6,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紫外光对孢子有杀伤作用,随着紫外光照射时间的增长,对孢子的杀伤力加大。病原菌对四种草坪草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翦股颖的致病力最强。不同药剂对病原菌有不同的毒力作用,其毒力大小依次为:12.5%烯唑醇>50%代森锰锌>杜邦克露>50%扑海因>64%杀毒矾>70%韩孚甲托>75%百菌清>50%速克灵>15%三唑酮>50%锉菌威>58%雷多米尔。对毒力较好的前四种杀菌剂(12.5%烯唑醇、50%代森锰锌、杜邦克露、50%扑海因)在最易感病和对高尔夫球场最为重要的区域——果岭草坪(翦股颖草坪)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出弯孢霉叶斑病的最佳防治措施为:用200ppm的烯唑醇溶液,从病害侵入期开始按间隔5天进行防治,可较好地控制该病原菌的侵染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