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人心理素质作为军人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其对军队整体水平的影响不言而喻。主要由于军队执行任务的特殊性与高压性,其对军人的危机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要求也会特别高。而部队新兵又是部队精兵培养的一个起跑点,新兵全面素质水平与提升关乎到部队的未来。且大多数研究发现我国军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普通常模较低。研究以武警新兵为对象,结合运用文献元分析法、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实验法,统一武警新兵心理素质的纵向发展状况和横向发展特点,探讨其心理干预需求,在此基础上在部队训练中融入团体心理干预实验,有针对性的提升新兵心理素质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系统的探索和实施过程使研究更具有全面性、实践性和生态性。研究一通过文献分析法对中国武警部队新兵心理素质进行元分析。研究发现,以新兵常模为标准,武警新兵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八个因子的平均效果量的95%置信区间均包含0,即与新兵常模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在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平均效果量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即武警新兵的精神病性因子与新兵常模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显著好于新兵常模。以军人常模为标准,武警新兵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平均效果量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即与军人常模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且显著好于军人常模;其他4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的95%置信区间均包含了 0,即与军人常模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研究二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问卷调查3759名武警新兵以及配合访谈法对某武警部队的新兵进行心理素质水平的测查。调查发现302例(8.0%)需要关注的武警新兵。其中,精神障碍264例(7.0%);其次是智力障碍211例(占5.6%);人格障碍132例(3.5%);知觉能力50例(1.3%);且最常见的症状组合是智力障碍与精神障碍的组合(114例,37.75%)。与中国新兵常模相比,需要关注的新兵的精神病性因子分与新兵常模相当,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疑病以及偏执五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兵常模,而在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新兵常模。研究三通过采取团体心理训练对武警新兵的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概念、正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感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提升度;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的职业自我概念的提升作用主要集中在对新兵职业决定、职业适应和职业抱负这三个维度上;在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情绪干预方面只有正性情绪有显著地干预效果,即在干预后新兵体验到了更多的正性情绪,但对武警新兵的负性情绪的减少并没有显著效果;团体心理训练对新兵的社会支持感也有显著提升作用。本研究表明相对于新兵常模和军人常模,武警新兵的心理素质水平相对较好,且团体心理训练可以通过干预其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概念、情绪以及社会支持感提升其心理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