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运用金相微结构研究和金相冷却速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ICR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选择岩浆分异成因的新疆铁陨石(ⅢE)、建始铁陨石(ⅢAB)、英德铁陨石(ⅣA)和Hoba(ⅣB)铁陨石,冲击熔融成因的南丹铁陨石(ⅢCD)和Mundrabilla(ⅠAB)铁陨石,东乌珠穆沁和渭源中铁陨石,吉林球粒陨石(H5)和强烈冲击熔融的岩庄陨石(H5)为研究对象,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金相微结构研究和金相冷却速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ICR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等技术,选择岩浆分异成因的新疆铁陨石(ⅢE)、建始铁陨石(ⅢAB)、英德铁陨石(ⅣA)和Hoba(ⅣB)铁陨石,冲击熔融成因的南丹铁陨石(ⅢCD)和Mundrabilla(ⅠAB)铁陨石,东乌珠穆沁和渭源中铁陨石,吉林球粒陨石(H5)和强烈冲击熔融的岩庄陨石(H5)为研究对象,对各陨石中Fe-Ni金属相的微结构与低温相变、镍纹石的分带结构与铁纹石的成核世代、冲击作用与母体的热历史、金相冷却速率方法与各陨石冷却速率及母体半径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并建立了不同成因类型陨石母体的热演化模型。 对我国具成因代表性的铁陨石、中铁陨石和球粒陨石的金相冷却速率测定表明:新疆陨石(ⅢE)的冷却速率为30K/Ma,母体半径为31km,建始陨石(ⅢAB)的冷却速率为60K/Ma,母体半径为23km。新疆和建始铁陨石在形成过程中未出现过冷却现象,母体具线性冷却历史,与ⅢE群和ⅢAB群为岩浆分异成因的观点相一致;英德铁陨石(ⅣA)的冷却速率为3400K/Ma,是目前岩浆分异成因铁陨石中冷却最快的陨石,在母体中埋深为3km,这与岩浆分异成因的观点相矛盾,表明ⅣA陨石的母体经历了冲击破碎事件,为非线性冷却历史。冲击熔融成因的南丹铁陨石(ⅢCD)冷却速率为39K/Ma,其冷却速率与岩浆分异成因的ⅢAB群和ⅢE群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就铁纹石的成核作用和维氏台登构造的形成过程而言,二种成因类型的铁陨石母体是相同的。新近降落的东乌珠穆沁中铁陨石冷却速率为0.01~0.1K/Ma,与其它中铁陨石一样小于0.5K/Ma,其母体半径大于210km。球粒陨石中具代表性的吉林陨石(H5)的冷却速率为10K/Ma,母体半径大于52km。经受严重冲击熔融的岩庄陨石中,熔融体的固化速率为0.8~2935℃/s,熔融体的表观直径约为1~35mm。 首次提出了铁陨石中铁纹石成核世代现象的普遍性。对新疆、建始和南丹陨石中镍纹石层纹的微结构和Ni剖面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铁纹石的成核世代是非平衡成核作用叠加冲击作用的产物。建始陨石(ⅢAB)的母体在初始成核作用发生2.5Ma之后,还经历了二次冲击诱导成核作用,时间间隔大约为6Ma,因此,铁纹石的成核密度分布曲线为多峰值曲线。东乌珠穆沁陨石中未发生铁纹石的成核世代现象,中铁陨石冷却过程非常缓慢,铁纹石的成核密度为“泊松”分布。 通过对陨石金属相微结构的研究,区分出了二种不同成因的金相微结构,并探讨了陨石母体的低温相变过程和低温热历史。新疆、南丹和英德等铁陨石中的球化合纹石、珠铁状合纹石、“双层”状合纹石、指状合纹石及回火马氏体等微结构,反映了低温条件下母体的快速冷却或再加热和随后的快速冷却过程,与冲击事件具成因联系,形成过程可用边界扩散作用引起合纹石层纹粗粒化的机制来解释。而东乌珠穆沁陨石的镍纹石层纹具CT+CZ二分带结构,CT带为富Ni四方镍纹石亮边,CZ为具“孤岛-蜂窝”微结构的云状花纹带;吉林陨石中镍纹石颗粒的分带结构为CT1+CZ+CT2(+Ma)。这种分带结构是母体在低温阶段缓慢冷却过程中发生各种相变作用的产物,可用Fe-Ni体系的低温相变反应来解释。 对陨石金属相微结构和冷却速率的冲击效应进行了探讨,冲击作用导致铁纹石中纽曼带和镍纹石中回火马氏体的形成,冲击再加热作用使铁陨石中合纹石粗粒化,使金相冷却速率测定结果变小。极强烈的冲击作用导致陨石母体的部分熔融,对岩庄陨石冲击熔融体中金属-陨硫铁球粒的微形态研究和固化速率测定的基础上,详细地探讨了冲击诱导成因熔融体的规模、冷凝条件和固化历史。 基于对不同成因陨石的金相微结构和冷却速率的综合对比和研究,探讨了陨石母体的热演化历史,并建立了热演化模型。球粒陨石质母体(原始小行星)经不同的热演化过程形成不同的陨石:*)经热变质作用和叠加不同程度的冲击变质作用形成平衡球粒陨石,如吉林陨石和岩庄陨石;(2)表面局部冲击熔融形成冲击熔融成因铁陨石,如南丹铁陨石;( )$于太阳和短寿命核素汐兀A加o热发生熔融分异作用,形成具核慢结构的分异小行星,撞击破。碎后,硅酸盐慢碎块形成无球粒陨石,而金属核碎块为 IllE和 IllAB铁陨石,如新疆和建始陨石,这种类陨石具线性的冷却历史;(4)当分异小行星经历冲击一破碎一重新组合等演化阶段之后,这种重新组合的母体具非线性冷却历史,形成IVA、IVB和中铁陨石,如英德、Hoba铁陨石和东乌珠穆沁中铁陨石。
其他文献
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反演问题面临的一大难点,在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过程,有可能导致相同的最终产物,因此对地质现象和勘探资料的解释并不唯一。本文采用计算机正演模拟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
花岗岩是地球区别于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重要标志。作为大陆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花岗岩的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和壳-幔相互作用等深部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中国东南沿海在中生代发育了大规模的以中酸性为主的岩浆活动。然而,该区域内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却一直存在争议。为深入探究花岗岩的源区、岩浆演化与热液活动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该区白垩纪平潭侵入杂岩体和漳州侵入杂岩体,在全岩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花岗
玄武岩起源于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其地球化学特征是源区组成、熔融温压条件和演化过程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反映。相对于起源对流软流圈的正常洋中脊玄武岩(MORB),洋岛玄武岩(OIB)通常形成于热点或地幔柱,在元素-同位素组成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再循环地壳物质的贡献。然而,在大陆内部也广泛存在小规模的OIB型板内玄武岩,其岩浆成因和深部动力学背景备受争议,其中最核心的分歧在于岩浆源区中再循环地壳组分的
火山是连接地球内部系统和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纽带,其起源地球深部岩浆活动,通过火山作用直接影响地球表层各圈层。作为火山作用喷发的重要产物,火山灰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其在地层对比和重大地质事件年代学、火山地质灾害、全球变化及生物灭绝事件等方面取得众多重要进展。目前对于火山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火山学、第四纪地层年代学等方面,对于第四纪以前的火山灰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地层界线和重大地质事件的
地球内核在冷凝过程中释放潜热,并结合流态外核对流驱动地球发电机产生地球磁场。同时,内核冷凝过程中也为地幔对流提供部分热量,进而推动了地球表面的板块构造。因此,内核是理解地球内部运作的关键,而了解内核各向异性和不均一性的细节信息则为我们理解地球动力学演化、物质成分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首先,本文系统地收集了1991年到2014年全球、区域和临时地震台网的地震数据,利用PKPBC和PKIKP的相
火山灰年代学是研究火山灰的地层、年龄、地球化学及其分布范围的一门学科。火山灰年代学利用火山灰等时标志层对分布广泛的地质、古气候和考古记录进行地层关联和精确定年。东亚地区的古环境变化主要受亚洲季风控制,区域内的古气候记录对于我们理解亚洲季风的动力学十分关键。重要的是,东亚是一个火山活跃的地区,因而具有提供数量可观的火山灰标志地层的潜力。结合上述两点,该区域是使用火山灰标志层来同步古气候记录的理想区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为了跟上发展的潮流,国际关系学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现实是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该学科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落后状态。本文为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所翻译的文本是由美国著名学者海伦·米尔纳与达斯汀·廷利合著的国际关系学著作《相得益彰:美国国内政治与外交政策》(Sailing Te Wh ater’s Eged:The Domestic Politicsof American
冷泉是一种富甲烷流体快速渗漏到海底,并产生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反应的环境。在这类环境中发生的与碳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主要为有机质硫酸盐还原、产甲烷作用、甲烷缺氧氧化、自生碳酸盐岩沉淀。这些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全球碳封存、营养元素循环、气候变化和生命演变影响重大。本文通过采集南海神狐、东沙、琼东南、北康盆地112个站位的沉积物孔隙水数据,结合孔隙水地球化学分析、数值模拟,旨在探讨南海各冷泉区域碳周转
库车坳陷范围内广泛蕴含油气藏,其油气主要来源于区内三叠-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分布于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2–3k)、上三叠统黄山街组(T3h)和塔里奇克组(T3t)、下侏罗统阳霞组(J1y)、中侏罗统克孜勒努尔组(J2k)和恰克马克组(J2q),其中塔里奇克组(T3t)、阳霞组(J1y)和克孜勒努尔组(J2k)为含煤沉积。如何合理评价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仍然是一个未被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
云母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分布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中。云母可以从气相、熔体、热液或者固相中结晶形成。在生长过程中,云母记录了地质历史变迁和环境条件演化等重要信息,因此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引起了矿物学家和岩石学家的广泛关注。根据云母微形貌和微结构特征可以推测出结晶时环境的过饱和度和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然而,目前只有热液成因的云母生长过程进行过详细地研究,其他条件(气相、熔体和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