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流对撕裂模不稳定性中慢激波的形成和它的结构的影响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84939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场重联伴随着磁场拓扑结构的改变,是磁能转化为等离子体动能和热能的重要方式,它被用来解释自然界中很多能量的突然释放现象。磁场重联常常会被撕裂模不稳定性触发。剪切流不论在空间等离子体还是实验室等离子体中都广泛存在,而且对于撕裂模等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激波在空间等离子体和实验室等离子体中都有被广泛的观测到,激波的上下游之间的物理量大小或是方向会发生剧烈的变化,研究和理解激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亚Alfven速度的剪切流对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在可压缩电阻磁流体力学模型和可压缩Hall磁流体力学模型下,我们重点讨论了存在亚Alfven速度的剪切流时在重联层外形成的激波以及它的结构。在可压缩电阻磁流体力学模型下,我们发现在等离子体比压值β=1.0和β=0.2的情况下重联层外分别有两对和一对慢激波形成,而β=5.0时重联层外没有激波形成。我们认为形成这种慢激波的机制是初始所加的剪切流和重联产生的等离子体流相互作用导致的。在Hall磁流体力学模型下,重联层外也有结构形成,但它们一般为多种磁流体力学不连续的混合。Hall效应引入的色散波哨声波会影响不连续的形成。由于这个原因,当增大离子惯性长度d,时,不连续的层状结构变成了波列。当继续增大离子惯性长度di时,波列会变得宽阔,波列中的振荡周期数目减少了。
其他文献
Si基Ge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并且与传统硅工艺相兼容,是未来制备先进CMOS器件和Si基光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由于Si与Ge之间品格失配度大,在Si衬底上外延生长高质
铁纳米粒子在磁存储、生物医学、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块体铁在自然环境下呈现为体心立方结构(bcc),当温度高于1185K时,块体铁会相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fcc
本文首先简述近年来伽玛射线暴(简称伽玛暴)理论和观测的进展,然后介绍本人在攻读硕士期间利用两大卫星观测数据开展的伽玛暴能谱特性的工作。   伽玛暴能谱一般可以用经验的
电弱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QCD)构成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基于SU(3)(⊕)SU(2)(⊕)U(1)规范场理论建立的、描述粒子间强、弱及电磁相互作用的规范相互作用理论
激光散斑这一物理现象,可以应用于振动测量、粗糙度测量、生物无损检测等;对于成像系统而言,散斑作为噪声将会影响到其成像质量。本文主要探讨激光散斑的传输特性及其在微投影中
稀土发光材料目前广泛应用在平板显示、照明、光通讯及激光器件等领域。尽管纳米稀土发光材料与体材料相比有很多的优点,但目前商品化的荧光粉仍主要以微米级的粒子为主。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