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至隋唐,是巴蜀地区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奠定了唐宋以后四川经济繁荣的基础和基本格局。对这一时期巴蜀地区的开发进行研究和总结,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把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全貌,有助于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而且,这对我国目前方兴未艾的西部开发,加速整个长江上游的开发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虽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了汉至唐代经济史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版了一些学术专著和论文。但总的来说,以往的研究大多为断代经济史研究,区域经济开发的研究相对不足。而在区域开发的研究中,与同一时期的江南地区、岭南地区、关中地区相比,巴蜀地区的研究尤显薄弱。此外,以往对汉唐间巴蜀地区开发的研究有其明显的不足:一是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二是缺乏在某一历史时空背景下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研究。因此,本论文试图对汉唐间巴蜀地区的经济开发作一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分七章来探讨两汉至隋唐巴蜀地区的经济开发问题。 第一章论述巴蜀地区开发的历史基础与自然环境。论文认为,巴蜀在两汉以前就已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开发,并在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体系。秦灭巴蜀后,在政策上进行创新,并采取了一系列开发巴蜀地区的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多为以后历代政府统治巴蜀所沿袭,其开发成果为两汉以后巴蜀地区开发创造了前提条件。论文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把巴蜀经济区再具体分为成都平原、盆西高原、盆中丘陵、盆地南部、盆地东部及东北部等五个经济区,对各经济区的地理范围、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特色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第二章从农林牧业、手工业、内外交通、商业、中心城市等五个方面讨论两汉、三国时期巴蜀地区的经济开发。论文认为,两汉、三国近500年间,是巴蜀经济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巴蜀地区在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前代。随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巴蜀地区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巴蜀盆地为内圈,幅射整个西南地区的巴蜀经济区,至西汉中、晚期,巴蜀地区成为全国的十大经济区之一,成都则发展为当时全国六大都市之一,临邛、广汉则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工业城市。巴蜀由普通型经济区已跃居为全国先进的经济区。 第三章是对两汉、三国时期巴蜀地区开发具体案例的分析,即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和诸葛亮对蜀汉的开发。论文认为,汉武帝对“西南夷”地区
其他文献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汉字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文章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所收录的《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
从20世纪下半叶到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发展速度快,人口数量大,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特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是: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稳定经济、吸纳就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厦门市中小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仅依靠有限的耕地,将难以满足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同时经济的发展使能源的消耗迅速增长,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成
如何由地震资料及测井资料确定井旁道地震子波是求取井旁道地层波阻抗的关键。本文在详细研究Ri-etsch确定地震子波长度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离散反演理论,并考虑到子波在空间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审美趣味发生了递进性变化.相应地广播节目也强调听觉美感和艺术性,进入所谓的新制作时代。而这个依然朦胧但却悄然而至的所谓新制作时代,也就是我们所
随着生活品质的日渐提高,人们在探求最基本的舒适安全之外,似乎也开始寻找一种能满足心灵渴望的生活质感.
改善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服务的差异是我国医改政策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能力的差异角度分析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难点和相应的对策。作者首先分析了地区
通过对蒜汁脱臭方法和保健蒜汁饮料配方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蒜汁脱臭的最佳条件为β-环状糊精、明胶和柠檬酸,以β-环状糊精∶明胶∶柠檬酸为11.5∶10∶0.75,在75℃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