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马来甜龙竹芽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芽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苗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和驯化移栽条件,建立其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根据其再生体系,对马来甜龙竹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探索,为竹子遗传改良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来甜龙竹芽尖再生体系的建立(1)愈伤组织诱导的较合适的培养基为添加有3 mg·L-12,4-D和(0.5-1)mg·L-1NAA的MS培养基,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1.7%;(2)弱光(10μmol·m-2·s-1)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影响较大,较适宜的处理时间为6天。较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为添加有1 mg·L-16-BA、1 mg·L-1KT和0.25 mg·L-1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达46.67%,再生植株伸长生长良好;(3)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添加有3 mg·L-1IBA的1/2 MS培养基,生根率为55%,根较粗,其中部分根长有侧根;移栽至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1:1:1)中,成活率为83.33%。2、农杆菌介导的马来甜龙竹遗传转化的研究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寒基因CodA转入愈伤组织中,并对共培养时间、潮霉素选择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共培养3天后,经过20 mg·L-1、40 mg·L-1潮霉素浓度梯度筛选,抗性愈伤组织率较高达51.9%。通过分化得到10株抗性植株,其中1株较大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呈阳性。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中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调节基因(Lc基因)转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后转移到分化培养,成功获得1株紫色抗性再生植株和1块紫色抗性愈伤组织。3、基因枪介导的马来甜龙竹遗传转化体系初探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并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导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中,经3天恢复培养可观察到少量绿色荧光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