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甜龙竹芽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w83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马来甜龙竹芽尖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芽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再生苗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和驯化移栽条件,建立其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根据其再生体系,对马来甜龙竹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了探索,为竹子遗传改良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马来甜龙竹芽尖再生体系的建立(1)愈伤组织诱导的较合适的培养基为添加有3 mg·L-12,4-D和(0.5-1)mg·L-1NAA的MS培养基,致密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1.7%;(2)弱光(10μmol·m-2·s-1)处理对愈伤组织分化影响较大,较适宜的处理时间为6天。较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为添加有1 mg·L-16-BA、1 mg·L-1KT和0.25 mg·L-1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达46.67%,再生植株伸长生长良好;(3)较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添加有3 mg·L-1IBA的1/2 MS培养基,生根率为55%,根较粗,其中部分根长有侧根;移栽至混合基质(蛭石:珍珠岩:泥炭=1:1:1)中,成活率为83.33%。2、农杆菌介导的马来甜龙竹遗传转化的研究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寒基因CodA转入愈伤组织中,并对共培养时间、潮霉素选择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共培养3天后,经过20 mg·L-1、40 mg·L-1潮霉素浓度梯度筛选,抗性愈伤组织率较高达51.9%。通过分化得到10株抗性植株,其中1株较大的再生植株PCR检测呈阳性。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玉米中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调节基因(Lc基因)转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中,经潮霉素筛选后转移到分化培养,成功获得1株紫色抗性再生植株和1块紫色抗性愈伤组织。3、基因枪介导的马来甜龙竹遗传转化体系初探采用基因枪介导法,并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导入马来甜龙竹芽尖愈伤组织中,经3天恢复培养可观察到少量绿色荧光圆点。
其他文献
<正> 1842年6月,英国侵略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攻陷吴淞炮台后溯江而上,7月13日大举进攻镇江,妄图切断大江南北漕运,陷中国经济于瘫痪,迫使清政府乞降求和。在强敌进攻面前,
国际电信联盟(ITU)要求5G用户体验速率需达到1Gbps,峰值速率需达到20Gbps,时延较4G系统要降低5~10倍,连接用户密度提升10~100倍。为了满足5G 大幅提升吞吐量的要求,大规模 MIMO(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通过部署天线阵列,实现多路信号在相同频谱资源上传输,可以同时服务多用户并提高系统频谱效率,已成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
生产经营行为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事故风险的增加,如不能受到及时的干预,极有可能成为脱缰野马乃至害群之马,因此有效的监管不可或缺。安全生产监管事关党和政府、各类企事业单
园区位于太湖明珠——苏州吴中区西山镇。西山拥有陆地面积82.36平方公里,水域153.1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西山自然资源丰富,景色宜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环境质量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并指出需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地区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备,导致大量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湖泊、河流,污染了水环境,对村民的的正常生活产生恶劣影响。目前适合处理农村污水的分散式处理工艺种类较多,绝大多数工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我国农村污水情况,研制开发
燃煤发电在电力工业中起着主导作用,电站燃煤产生的氮氧化物(NO_x)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脱除电站NO_x的有效手段,建立精确的SCR
1 案例  某女,26岁,2006年7月6日上午9时18分,自称头痛,测量体温38.2 ℃.次日凌晨2时15分,呕吐一次,服用胃复安一粒.7月7日12时20分,再次出现恶心现象,并吐了一些清水.18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