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不孕症现代临床文献的文献特征及取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e)、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全文下载,建立基本信息、分组情况、治疗结果、针灸处方Excel数据库,数据规范处理后导入IBM SPSS Modeler 15.0软件中进行数据挖掘,根据普赖斯定律确定高频次穴位,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文献特征,用关联规则分析腧穴配伍及所属经脉、部位、特定穴等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11篇,最早见于1987年,篇数最多为2012年。1987-1996年共23篇,1997-2006年共59篇,2007-2014年共129篇,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共涉及作者单位158个,发文量前3的依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涉及省市29个,发文量前3的依次为广东、山东、江苏。期刊文献190篇,来自期刊79种,载文量前3位的依次为《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共载文38篇,占46%。174篇有关键词,共涉及关键词244个、使用721次,平均关键词4.14个/篇。对照研究的文献有124篇,其中自身前后对照2篇、随机对照112篇。随机对照文献中,描述随机方法41篇,其中随机数字表法分组21篇、分层区段随机分组2篇、按就诊顺序及患者意愿假随机分组17篇。明确说明使用盲法的文献6篇。获基金支持的文献8篇,占文献总数3.8%,且涉及的9种基金均为省级及以下基金。未明确不孕症类型的文献47篇,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文献111篇(占52.61%),其中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文献最多(占28.91%),其次为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文献(占13.27%);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文献数居第二位,主要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共43篇(占20.38%)。累计针灸为主治疗不孕症10868例,治愈6412例,治愈率59.00%,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治疗的33.79%及单纯西医治疗的32.56%。纳入文献涉及穴位125个、累计使用1746次。其中高频使用穴位29个,占总频次的87.74%,按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三阴交、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肾俞、气海、太冲、血海、太溪、丰隆、归来、命门、合谷、次髎、大赫、肝俞、水道、内关、神阙、脾俞、中脘、阴陵泉、天枢、曲骨、地机、百会、行间、膈俞。所选经络以任脉、脾经、胃经、膀胱经为主,相关腧穴的使用频次占使用总频次76.52%。腧穴部位以胸腹部和下肢部为主,分别为628次、576次,其次是背部腧穴205次。特定穴21个,去除重复,使用频次1112次,使用频次占73%,依次为募穴、交会穴、五输穴、原穴、背俞穴、下合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得到663条规则,支持度前10的规则依次为三阴交→关元、中极→关元、子宫→关元、足三里→关元、关元→三阴交。涉及穴位为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足三里,且支持度大于50%的项集全部由这五个穴位组合而成。结论:针灸治疗不孕症现代临床文献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作者单位多在东部、南部省份且以高校和医院为主,基本形成以《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为代表的核心期刊群,以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阻塞为研究热点,疗效显著,但缺乏基金支持、关键词使用不够规范;借用普赖斯定律确定高频次腧穴参考价值更大;针灸治疗不孕症现代临床文献处方用穴重在益肾助阳、理气健脾,常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足三里、气海,多用任脉肾经脾经腧穴,以远近配穴为主,重视腹部募穴等特定穴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