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星文”是一种新型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颠覆了传统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新语言现象,“火星文”一经产生便吸引了众多学者、专家的注意。本文即选取“火星文”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火星文”的起源、发展、运用、社会影响及反应作充分调查后,再对其基本类型、运用场合、使用主体、基本特征作充分的描写,最终通过实地调查来考察火星文应用情况以及社会各主要群体对它的态度究竟如何,并对火星文应当采取的态度与策略提出自己的意见。  文章由九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对“火星文”加以界定,对“火星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此外还介绍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到八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三章是对“火星文”的形成、发展、分类以及支持的工具进行梳理和描写。首先对“火星文”的起源、发展进行描述,介绍了目前人们比较认同的关于“火星文”起源的说法,以及“火星文”如何由开始在小范围内使用到后来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流行开来的过程。其次,对火星文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火星文”支持工具。  第四、五章是对“火星文”的使用情况的描写和概括。首先,对使用“火星文”的场合进行总结和分类,总结出“火星文”主要被用在“即时通讯”、“网络游戏”、“网络社区”等主要场合,当然,“火星文”偶尔也会被用在手机短信、日记等现实环境中。其次,对“火星文”的使用主体进行概括,得出“火星文”主要使用主体为“‘80后’(1980-1989年出生)网民”和“‘90后’(1990-1999年出生)中学生”的结论。  第六章是对“火星文”的基本特征的研究。研究发现新型网络语言“火星文”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隐秘性、游戏性、形象性、便捷性。这几个特征是把“火星文”与普通话做了对比后总结出来的。  第七、八章是对“火星文”的社会反响调查和结果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针对“火星文”所引起的社会各界的讨论和争议,笔者展开了对“火星文”社会反响的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后,笔者由此提出了对于“火星文”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第九章结束语。对本文所做的初步工作及其学术价值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及以后可进行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从父神宗教、多神异教、父权体制等角度,对《莎乐美》中的血缘隐喻进行解读,在文化研究层面对文论界中“莎乐美代表女性解放”观点做出回应互补。第一章围绕血缘隐喻在前
最新医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即每10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不同程度的慢性肾脏病。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肾脏病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有的患者感觉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发现肾脏病已经很严重,有的甚至到了尿毒症期。那么,肾脏疾病到底能否早期发现?能否预防?  中医讲“肾主水”,不良的喝水习惯容易导致肾脏疾病,比如口渴了再喝水、长期喝浓茶、把饮料当水喝、
期刊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成分,一直为世人所关注。隐逸文学作为中国古代士人传达隐逸思想的载体,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从今天留存的北朝文学文本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历史著作,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本文对书中介词“于”的隐现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论文不仅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先秦汉语介词“于
本文以当代作家张炜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放在张炜小说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冲突性上。通过对张炜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对其小说创作中内在冲突性的表现进行梳理,在
论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从文本出发,从生死主题的色彩变化和死亡情节在不同人物形象上的表现,揭示白先勇作品中生死主题对立融合的嬗变轨迹,主要分为:创作阶段生死主题色调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久视伤血”、“日久伤肝”,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脑可造成屈光不正及眼睛疲劳。同时夏季室外烈日炎炎,而空调却把室内变成了“夏天里的冬天”。空调在送来冷气的同时,也把室内的水分抽走了,室内空气因此变得干燥,加之开空调时门窗紧闭,室内空气变得污濁,容易使眼睛变得干涩、酸胀。  平时多眨眼  平时要有意识地多眨眨眼睛,以促进泪液分泌,避免眼睛干涩;经常参加球类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