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学是语言学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及其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语用的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翻译界的关注。在翻译创作中,翻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1999)一书中提到“语言顺应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他认为语用学讲语言的使用,那是讲语言的选择过程,而语言的选择则指在语境、语言结构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作出的某种顺应。随着顺应论的提出,它逐渐被学者们借鉴到翻译研究中,并成为了西方一种时髦的翻译理论。顺应论的出现对传统翻译理论有着冲击,其理论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对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顺应论被引入国内后,有一些人盲目追风,将其捧高,在他们看来翻译就是为了一味的顺应读者,而实际上这些人并没有弄清顺应论的实质。本文作者对顺应论和翻译实践中的顺应与忠实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性研究。主要论述了翻译中顺应性的四个方面即:语境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动态顺应以及顺应突显。其中语境顺应是指语言选择中要考虑的各种语境因素;语言结构的顺应是指顺应涉及各语言层次及语言结构原则;动态顺应是指语言选择和协商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顺应过程;顺应突显则是指交际者对语言选择的意识程度。同时本文还分析了顺应的三个特点:选择性、变异性和创造性。然后作者以实例说明了顺应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和任何顺应都是有限度的。同时指出顺应只是一种现象,其内在本质还是忠实。本文最后对这一本质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简要论述。我们衷心的希望本论文能够为翻译研究提供某种启示:只有认识到顺应只是翻译中的一种现象,忠实才是翻译的本质这一根本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事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