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主城区城市野生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取样法,调查主城区陆生生境中野生草本群落的物种构成、群落特征、生长环境等,通过分析其科属构成、生活型构成、生物量分配、多样性指数、分布特征的等指标,了解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组成与分布特点及其与生境的关系。并通过重要值排序筛选100种城市野生草本植物进行园林利用价值评价研究,为后续对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乡土野生草本应用于生态园林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主城区城市陆生生境下共出现野生草本235种,隶属于53科167属。从科属构成来看,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大科大属较少,小科小属较多,从生活型构成来看,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共涉多年生、夏季一年生、冬季一年生三种生活型,匍匐型、莲座型、分枝型、丛生型、藤蔓型、短时期莲座型、伪莲座型和直立型八种生长型。从外来种与乡土种构成来看,乡土植物比例达到85.96%,国外来源物占14.04%。从物种季节性构成来看春季优势物种56种,秋季优势物种72种,两季共优种107种。(2)以调查的1438个野生草本样方为对象,通过优势种进行群落类型划分,共划分出148个群丛,56个群系,6个群系组。对1438个野生草本样方整理为643个基本分类单元,通过聚类分析将所调查的野生草本共划分为101个群落类型。不同城市生境类型中野生草本群落数量依次为荒草地>林缘林间隙>建设闲废地>园林>道路边坡。从优势种生活型来看,建设闲废地、荒草地两种生境,一年生群落明显高于多年生群落,其余三种生境,多年生群落数量略高于一年生群落。从生长型来看,建设闲废地与荒草地两种生境矮生长型的优势种与高生长型的优势种比例相差不大,而其余三种生境中矮生长型比例明显高于高生长型。(3)从不同生境物种丰富度来看,各生境类型所出现野生草本物种数依次为荒草地(W)>林缘林间隙(F)>建设闲废地(C)>道路边坡(S)>园林(G);就不同生境样方平均物种数而言,不同生境间的样方平均物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道路边坡样方平均物种数最低,荒草地样方平均物种数最高。不同生境类型间野生草本群落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荒草地(W)>园林(G)>林缘及林间隙(F)>建设闲废地(C)>道路边坡(S)。在不同生境梯度下,野生草本群落多样性指数特征表现为:(1)野生草本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2)野生草本群落多样性系数随光照的减弱而减少;(3)土壤越干旱贫瘠,野生草本多样性系数越低;(4)野生草本群落多样性系数在适度人为干扰条件下最高。(4)全年所有出现物种,随着所分布的生境类型数增加物种数递减。从不同生境间物种相似度来看,重庆主城区不同生境间野生草本物种相似度不高,除建设闲废地与荒草地之间外,其余各生境间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5。(5)通过调查发现全年合计重要值>0.05的优势种有葎草(Humulus scandens)、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 B.Nord.)、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DC.)、异叶黄鹌菜(Youngia heterophyll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等26种。在不同生境梯度下,优势种构成表现为:(1)坡度梯度下:0°-15°以扬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 Miq.)、马兰(Kalimeris indica Sch.-Bip.)、红花酢浆草最为优势;16°-60°以蒲儿根、葎草、异叶黄鹌菜表现最为优势;>60°以葎草、蒲儿根、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 Des Moul.)最为优势。(2)光照梯度下:全光照条件下以异叶黄鹌菜、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Beauv.)、马兰表现最为优势;稍荫环境以黄鹌菜、野菊花、红花酢浆草为主要优势种;半荫环境以葎草、蒲儿根、野菊花为主要优势种,全荫环境以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 Lindl.)、葎草、扁竹根(Iris japonica Thunb.)为主要优势种。(3)土壤及水分条件梯度下:壤土环境以扬子毛茛、马兰表现最为优势,沙壤土以蒲儿根、狗尾草表现最为优势;石骨子土以小白酒草(Conyza canadensis Cronq.)表现最为优势,砾石土以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表现最为优势,岩石表层及缝隙以葎草表现最为优势。(6)对测量生物量的7种广布种发现生物量及分配规律如下:(1)7种野生草本均在荒草地的总生物量最大,且营养分配比例最高。(2)6种野生草本地下/地上的比值均在建设闲废地达到最高,黄鹌菜地下/地上的比值在建道路边坡达到最高。(3)4种野生草本繁殖分配比例在群聚度较低、资源量较少的生境中较高。(7)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野生草本园林利用价值评价模型,对选定的100种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进行评价分析,按综合得分高低分为四个利用等级。第I等级为可以广泛开发利用的草本,如蒲儿根、黄鹌菜、扁竹根等既具有观赏价值又有一定生态价值的草本植物;第II等级为可以适度开发利用的野生草本,如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 Ohwi)、皱叶狗尾草(Setaria plicata T.Cooke)、聚花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等只存在少数弱项的草本;第III等级为可以选择性开发利用的野生草本,如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等有一定观赏价值但对生境要求较高的草本;第IV等级为可暂不开发的野生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