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寻绿色发展路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和传统工业重地,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有助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本文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到2016年的工业绿色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以来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演化特征,并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如下:从空间差异视角来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与城市综合实力较为一致,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整体上湖南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最高,江西、湖北、湖南三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武汉与周边城市、长沙与周边城市工业绿色效率存在一定空间关联性。从时序变化角度: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效率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与生产前沿面存在较大差距,工业绿色效率具有很大改善空间;分省来看,湖北、湖南、江西三地时序演化趋势存在差异,湖南和江西的发展相对均衡;地级尺度下,省域副中心工业绿色效率改善较明显,对格局演变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武汉周边城市、江西省部分地区则改善程度较低。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发展仍然未形成良性互动格局。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政府干预、FDI是工业绿色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从经济和财政等方面对工业绿色效率呈现出当前分布格局进行了解释。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级市工业绿色效率受到周边地区负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人均GDP、环境规制、FDI对周边地区工业绿色效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当前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差异格局,进一步对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差异进行了解释。
其他文献
铁的氧化物Fe_2O_3(1007 mAh/g)和Fe_3O_4(926 mAh/g),硫化物FeS_2(894 mAh/g)和Fe_7S_8具有理论容量高,自然存量丰富和安全环保等特点,是很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但是存在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等缺点。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水热/溶剂热法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微纳材料并与碳材料复合,提高其导电性并减缓体积膨胀,同时还研究了其合成机理。首先,采用一步合成的溶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得到发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能否把一节课上“活”,让学生在课堂中去充分展现自己。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  一、創设情境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goal-directed continuous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GD-CRRT)与常规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可能用过“学完了生字词,接下来我们就来认真的读读课文”、“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段,下面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这一类的话来进行教学衔接。一节课给人感觉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断断续续生硬发涩。这其实是没有考虑教学过渡的艺术性。艺术的教学过渡,会使教学全过程节奏清晰,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后来我在课堂教学过渡中都努力做到——淡儿无痕。下面就我这几年来的实践与大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