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探寻绿色发展路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和传统工业重地,探索长江中游城市群工业绿色发展路径,有助于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本文采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到2016年的工业绿色效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地级市2006年以来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演化特征,并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如下:从空间差异视角来看,工业绿色效率水平与城市综合实力较为一致,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整体上湖南省工业绿色效率水平最高,江西、湖北、湖南三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武汉与周边城市、长沙与周边城市工业绿色效率存在一定空间关联性。从时序变化角度: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效率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大部分地区仍然与生产前沿面存在较大差距,工业绿色效率具有很大改善空间;分省来看,湖北、湖南、江西三地时序演化趋势存在差异,湖南和江西的发展相对均衡;地级尺度下,省域副中心工业绿色效率改善较明显,对格局演变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武汉周边城市、江西省部分地区则改善程度较低。总体上,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发展仍然未形成良性互动格局。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政府干预、FDI是工业绿色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从经济和财政等方面对工业绿色效率呈现出当前分布格局进行了解释。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地级市工业绿色效率受到周边地区负向溢出效应的影响,人均GDP、环境规制、FDI对周边地区工业绿色效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当前工业绿色效率的空间差异格局,进一步对工业绿色效率时空差异进行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