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中职生网络道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者有必要研究中职生网络道德现状,找到应对问题的对策。我国学者在网络道德建设方面研究的主要观点是确立网络道德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加强网络道德法律建设;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有关中职生网络道德建设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国外的网络道德建设一大特点是在中小学校开设伦理和网络相结合的课程并制定了网络道德基本准则。网络道德具有开放性、多元性、自主性及自律性的特点,而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烟台汽车工程学校的学生来说又具有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的特点,但同时也有自卑心相对严重,自我约束力较差,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特性,两者相互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本研究以烟台汽车工程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调查该校学生触网及网络使用率等基本情况入手,并从道德认知、道德心理、道德行为三个维度对该校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该校老师在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和与学生沟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了解到网络环境下该校学生出现的问题,一是在网络道德认知方面:学生普遍认同网络虚拟社会需要道德与法律的规范;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认识比较薄弱;学生对网络失范行为的原因不够清晰。二是在网络道德心理方面:学生在网络道德中存在侥幸心理;学生为满足好奇心而忽略网络道德要求;学生因从众心理而忽视道德规范。三是在网络道德行为方面:学生在网络上存在查探、散播他人隐私的现象;学生存在网络抄袭现象;学生网上交友方式太过放纵;该校学生普遍存在传播污染信息的行为。针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校学生自身的特点,网络的特性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针对其暴露的问题给出提升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对策及建议: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包括优化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重视网络道德心理教育、丰富并规范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二是增强学生自我管理,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主动参与人际交往;三是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包括改善家庭网络道德现状,整合绿色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在以上对策中,学校网络道德整体水平的提升是最重要的突破口,应该加速推进学校网络道德建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教育环境。另外,学生道德认知、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的特点和现状可能没有完全挖掘出来,这需要在今后的教育中继续细心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