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棨,字辅文,是晚唐时期律赋名家,其赋作以内在精神气质成为“唐调的后劲”,在形式的探索方面,与中唐创作体式的整饬化倾向呈逆反状态,可谓“宋律的先声”。通过对这位作家的个案研究,既可以对其生平、交游、思想及诗文创作做-全面清理,对其地位和价值重新评估,凸显作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以个体研究为契入点,深入探讨晚唐律赋创作转变的原因。本文分上下两编:上编:生平研究、版本研究、王棨律赋研究、王棨省题诗研究;下编:《麟角集》校注,共五个部分。生平研究,主要是编撰王棨年谱,该谱在曾广开《王棨考》、葛成飞《王棨生平考辨》的基础上列出,并按年列出王棨所处福建地域相关历史事件。版本研究,首先对历代书目著录王棨文集不同作了辨析,并对《麟角集》的结集时间作了详细辨证,最后对王棨流传下来的不同的版本作详细的梳理。王棨律赋研究,首先对历代研究者,及历代收录其赋作总集的分类方式得失作了评议,并以主题的外在功用作分类标准,分其赋作为三大类:表现政治情怀、表现文人情怀、表现世俗情怀。旨在同类题材的纵向对比中探讨各类不同赋作本身的特色,及对前代赋作的承继渊源。具体来讲,政治情怀之作,承继唐代律赋创作的主流传统,标的“雅正”,引经据典,表现“事”、“理”、“意”等“道”的具体内涵,以指陈政治得失、颂扬太平、及建构美政理想为旨归,以“卒章显志”为主要的创作方式,而在审美风貌上则明显承继汉代赋学“追求繁富”。表现文人情怀之作,基本上脱离了政治诉求的羁绊,当为主流赋作的变调,此类赋作在王棨赋作中艺术性最高,而主要以人生的穷通富贵及对自然山水的描幕为创作目的,多表现爱、恨、悲、哀等“情”的主题,追求语言的绮丽,开启新的纪元,为游离于正声之外的“变调”。此类赋作多从六朝赋作,尤其是庾信赋作中汲取营养。世俗情怀之作,以表现社会世俗文化为旨归,注重叙事完整,以夸张、诙谐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多从唐代文化中吸取营养。王棨省题诗歌研究,首先对王棨省题诗作的体制作了探讨,认为王棨省题诗在体制上完全符合唐代应试诗要求,但由于外在的体制限制了作者的才情,使其诗歌创作内容过于狭窄,几乎成了政治的传声筒。下编主要以知不足斋丛书本《麟角集》作为底本,以现存十二个清代善本,以及《文苑英华》、《历代赋汇》、《全唐文》收录的王棨文章作为参校,对王棨文集进行校勘并注释。总之,王棨作为晚唐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赋家,在律赋创作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中唐赋文创作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