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早已摆脱曾经为满足个体“闲逸爱好”的单一追求,走入了社会生活的中心。作为担负着青少年个性发展和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中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社会各界也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素养,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高尚个体德行品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当前推进教育改革,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师德作为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核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中小学师德建设既是学校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亦是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通过师德建设,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助益学校素质教育;通过师德建设,能够提升教师职业观念,完善个体德行修养;借助师德建设,可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重塑学校公众形象;加强师德建设,能够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道德规范形成的规律告诉我们:师德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日之功,亦不是形式化的表面文章,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工程。要想师德建设取得实际的成效,改善和提升当前部分教师职业观念淡漠、职业修养欠缺、职业行为失范等师德问题,就必须对师德建设进行系统的规划,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从师德教育抓起,改革师德教育内容单一、泛化,师德建设过程形式化,师德评价空洞化等问题,加强师德建设的过程管理,构建师德建设监督体系,并努力推进师德建设法治化进程。本论文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理论意义,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立论基础;第二部分立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实际,指出了中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中小学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第四部分则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学实际,提出了系统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