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以下3个试验对奶牛不同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日粮营养价值进行评定。试验Ⅰ:本试验旨在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评定奶牛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与淀粉(starch)比例日粮的营养价值。试验1比较不同饲料原料(苜蓿干草、燕麦草、玉米青贮、玉米、甜菜粕、豆粕、膨化大豆、全棉籽)的营养价值;试验2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配制0.86 (Ⅰ)、1.13 (Ⅱ)、1.56 (Ⅲ)和2.38 (Ⅳ) 4种全混合日粮,比较不同碳水化合物组成日粮的营养价值。应用CNCPS体系提出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分类方法,测定饲料原料及不同组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计算并分析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组分。结果表明:①不同饲料原料的CNCPS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组分的优劣不同;②随着JDF/starch CHO、CNSC、CA、CB1、PB1、和PB2比例增加,4组日粮的CB2、CC、PA、PB含量呈依次降低趋势,而NDF/starch2和PC含量则呈依次上升趋势。综合分析,不同Ⅰ>Ⅱ>Ⅲ>Ⅳ。比例日粮营养价值为1.13 (Ⅱ)、1.56 (Ⅲ)试验Ⅱ: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饲粮在奶牛瘤胃的降解特性。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配制0.86(Ⅰ)、和2.38(Ⅳ)4种全混合日粮,选用3头年龄相近、体况良好、体重(600±21)kg且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尼龙袋法对4种饲粮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进行评定。饲料样品在瘤胃内的培养时间分别为2、4、8、16、24、36、48和72 h。结果表明:4种饲粮DM的72 h降解率为Ⅰ和Ⅱ组较高,并与依次降低的Ⅲ和Ⅳ组差异极显著(P<0.01);Ⅰ、Ⅱ和Ⅲ组DM的有效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Ⅱ组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和Ⅳ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4种饲粮OM的72h·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与DM有相同的趋势;4种饲粮CP的72 h降解率为Ⅰ和Ⅱ组较高,并与依次降低的Ⅲ和Ⅳ组差异极显著(P<0.01);CP的有效降解率为Ⅱ组>Ⅰ组>Ⅳ组>Ⅲ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种日粮NDF的72 h降解率为Ⅱ组>Ⅲ组>Ⅰ组>Ⅳ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NDF的有效降解率以Ⅰ组最高,并与依次降低的Ⅱ、Ⅳ和Ⅲ组差异显著(P<0.05),后三者差异不显著(P>0.05);4种饲粮ADF的72 h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Ⅲ、Ⅳ、Ⅱ和Ⅰ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DF的有效降解率为Ⅰ组>Ⅳ组>Ⅲ组>Ⅱ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从4组饲粮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NDF 与 Starch比例为0.86~1.13的营养价值较高。试验Ⅲ: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中性洗涤纤维与淀粉比例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选用玉米青贮、燕麦干草和玉米调整饲粮中性洗涤纤维和淀粉比例,配制0.86(Ⅰ)、1.13(Ⅱ)、1.56(Ⅲ)、2.38(Ⅳ)4种全混合日粮,采用3头体况良好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动物,利用体外发酵试验结合动态产气实时记录技术,测定样品不同时间点(2、6、12、24、36、48 h)的累积产气量、发酵动力学参数和瘤胃发酵特性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NDF/starch比例的提高,体外发酵48 h干物质降解率逐渐下降,Ⅰ、Ⅱ组均极显著高于Ⅲ、Ⅳ组(P<0.01);48 h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呈下降趋势,各组饲粮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组间达到1/2理论最大产气量所需时间、最大产气速率无显著差异(P>0.05)。2) NDF/starch比例对氨态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影响不显著(P>0.05)。3)发酵液的pH值、乙酸、乙酸/丙酸和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比例随着饲粮NDF/starch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和丙酸占总挥发性脂肪酸比例则逐渐下降。4)不同NDF/starch比例饲粮营养水平与体外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48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starch、 NDS、NDS/CP、NF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与NDF、ADF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综合而言,本试验条件下,体外产气法测定不同NDF/starch比例饲粮在0.86~1.13之间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