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耳眩晕是耳鼻咽喉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其复发率高,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极严重的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本论文旨在统计和分析近现代文献中治疗耳眩晕药物使用规律。总结前人临床实践经验,很好的治疗现代临床用药。方法:不将手术、外治法等等的文献统计在内,只统计2001年至2012年中药方剂中治疗耳眩晕125首方,其中包括中药165味,统计和分析治疗耳眩晕的药物使用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和补益。结果:使用累计超过20次治疗耳眩晕高频中药主要为:茯苓、川芎、白术、半夏、防风、当归、人参、黄芪、陈皮、白芍、菊花等。方药中治疗耳眩晕的四气药物主要是温、寒、平三类药,累计达到84.8%。方药中治疗耳眩晕的五味药物主要是甘、辛、苦三类药,累计达到90.4%。方药中治疗耳眩晕的不同归经药物主要是肝、肾、心、脾四类药物,累计达到66.69%。方药中治疗耳源性眩晕的药物主要是补益药、除瘀血的药、治疗肝风内动的药、治疗痰多的药。其中补益药占了25.00%。方药中治疗耳眩晕的补益药物主要是补气药,占了50.27%,其次才是补血和补阴,最少的是补阳占9.31%。结论:治疗耳眩晕的药物主要是辛温甘类药物,其中归经方面以肝肾为主,治疗大多以滋补肝肾,活血化瘀,理气祛痰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