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社会的急剧变革,直接导致了中国文化由内容到结构上的变化,从而使整个教育体系和模式发生了质变。20世纪前后,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学校音乐美育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中国近代启蒙音乐教育家、理论家曾志忞为中心,从分析和论述他的音乐美育、音乐创作、音乐理论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入手,描述了我国近代音乐美育的发展脉络。同时围绕他的音乐美育实践及音乐美育思想等方面展开较为系统、深入的梳理与分析,继而以揭示、归纳、提炼出曾志态音乐美育思想的主要方面、对后世的影响、现实意义和历史局限与缺失。第一章:“生命轨迹与艺术贡献”。此章节描述了曾志态—生及每个时期的心路历程;他从事的音乐活动,主要有“启蒙开拓,实践为先”、“理念更新,独辟蹊径”、“学习西乐,改造中乐”三个方面的音乐贡献,反映出曾志态一生的独特奉献与成果。第二章:“生成背景与思想来源”。从近代以来的“社会文化背景”、“艺术教育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展延,反映出曾志忞音乐美育思想生成的前提条件;探究了曾志态音乐美育思想的来源和实践基础,反映出曾志态音乐美育思想生成的直接动力源泉。第三章:“美的探寻与美育思想”。“美的探寻”主要是以“音乐的追问”、“美育的向度”、“美育的途径”、“美育的生态”四个角度来解读曾志态对音乐美育的理解,并进一步归纳、涵盖出曾志态的音乐美育思想。第四章“美育践行与案例求实”。从多个维度来说明他的美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揭示其美育践行指导思想及前进方向。结语:“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曾志态,一位从历史中走来的音乐美育理论实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