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所存储的有机碳约占全球土壤的73%。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是调控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过程,其速率的微小变化都会大气CO2浓度、全球碳循环等产生深刻影响。氮磷添加如何影响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尚不清楚,尤其是20-40 cm土壤。因此,本研究以北亚热带马鬃岭林场四种林分: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黄山松林(Pinus taiwan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830015); 安徽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rc372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土壤所存储的有机碳约占全球土壤的73%。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是调控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重要过程,其速率的微小变化都会大气CO2浓度、全球碳循环等产生深刻影响。氮磷添加如何影响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尚不清楚,尤其是20-40 cm土壤。因此,本研究以北亚热带马鬃岭林场四种林分: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黄山松林(Pinus taiwanensis)、山核桃林(Carya cathayensi)和茅栗林(Castanea seguinii)为研究对象,采集了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壤采用室内模拟培养和添加氮磷养分的方法,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和速效养分的变化,探究不同氮磷添加水平对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分解和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等,探究氮磷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机制。本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30天的室内模拟培养,林分类型和土层对土壤累积碳释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上,针叶林和阔叶林土壤累积碳释放量基本上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在0-10 cm土壤中,阔叶林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显著大于针叶林,而在20-40 cm土壤中,针叶林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显著大于阔叶林。(2)氮添加对于土壤累积碳释放量的影响在不同林分类型和不同土层间存在差异。氮添加仅对杉木林0-10 cm和10-20 cm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黄山松林、山核桃林和茅栗林土壤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杉木林0-10 cm和20-40 cm土壤中,N25(25 mg N·kg-1干土)和N50(50 mg N·kg-1干土)处理下土壤累积碳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N100(100 mg N·kg-1干土)和N150(150 mg N·kg-1干土)处理下土壤累积碳释放量与CK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3)氮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氮的含量(P<0.05),但是土壤矿质氮的含量并不是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是存在阈值效应。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加,土壤矿质氮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添加低中量的氮素(N25、N50、N100)均提高了土壤矿质氮的含量,但是添加高量的氮素(N150)则降低了土壤矿质氮含量。氮添加对矿质氮的影响强度与林分类型和土层深度有关。(4)磷添加和氮磷同时添加对四种林分土壤累积碳释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磷添加使杉木林和茅栗林20-40 cm土层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有增加的趋势,使山核桃林和茅栗林0-10 cm土层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有降低的趋势。氮磷同时添加使山核桃林和茅栗林20-40 cm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有增加的趋势,但使山核桃林0-10 cm土壤累积碳释放量有降低的趋势。氮磷同时添加基本未改变林分类型和土层之间土壤累积碳释放量的差异。而氮添加和磷添加对矿质氮含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氮磷同时添加使杉木林、黄山松林和山核桃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的矿质氮的含量也显著高于单一施同水平氮添加,磷添加促进了氮添加的效应。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低中量的氮素(N25、N50、N100)均提高了土壤矿质氮的含量,但是添加高量的氮素(N150)则降低了土壤矿质氮含量,并且施磷肥促进了氮肥的效应。同时还发现针叶林和阔叶林土壤累积碳释放量基本上随着土层加深而逐渐下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森林的施肥经营管理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并为我国亚热带地区预测森林土壤碳库和提高土壤碳汇能力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古徽州是我国三大地域文化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徽学文化孕育的温床,自20世纪80年代初徽学作为徽州社会、文化、经济、技艺、精神文明、民俗等为研究对象的、具有徽州特色的一种学说被提出,国内对于徽州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2008年由文化部批准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开展的跨省文化生态保护区。面对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以来乡村景观风貌所受到的一系列干扰,景观风貌特色流失问题日益明显,村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安全重大威胁,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查清森林可燃物载量,对于客观分析评价森林火灾风险水平,有效开展森林火灾防治、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歙县林地资源一张图数据为依据,采用分层面积比例法,将67块面积为666.7 m~2矩形标准地分解到各层,进行标准地设置与每木调查,起测直径5.0 cm;同时,在每块标准地内设置4个灌木、草本、枯落物可燃物载量样方,进行可燃
人工林杨树生长速度快,功能用途广,在我国被广泛种植,已成为国内重要工业用材树种。人工林杨树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较高的生长应力,并在内部形成称为应拉木的特殊木材结构,其木材解剖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会与正常木不同,会给木材的加工利用带来不利影响,为探究杨树应拉木生长应力形成机理和提高人工林杨木的利用价值,本研究中对9棵中林46杨应拉木(Populus euramericana cv.“Zhonglin4
山水资源是大自然无条件赋予的。随着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全体人民的责任,人民开始越发重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山水环境。目前缺乏从山水角度将区域与村落层面结合研究徽州传统村落的分布与构成,因此,山水对徽州传统村落分布与构成影响研究为徽州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及现代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在对国内外聚落研究以及徽州村落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区域和村落两个尺度,分别采用构建
热塑性弹性体(TPEs)是一类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它既可以表现出橡胶的弹性,又具有塑料易于加工的性能。瓶刷状聚合物(BBPs)是一类具有高密度侧链的接枝聚合物,由于大量的聚合物侧链被拴在聚合物主链上,使得这些聚合物分子看起来就像“瓶刷”。相比于其线性类似物,这类聚合物拥有独特的物理特性。通过合成精确结构和化学成分的BBPs,可以探索其一系列潜在的应用,如弹性体、有机光电材料和能量存储材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针叶用材树种,是中国南方人工林中比例最高的树种,杉木在我国人工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杉木连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木材等资源,但由此引发土壤地力衰退。为防止杉木连栽引起地力衰退现象的出现,促进杉木人工林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在杉木一代林采伐迹地上轮作枫香和檫树,以杉木二代林作为对照,对3种林分的林分生长、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分析比较,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杉木二代林的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主体,准确估算森林冠层高度是核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基础。开展大区域尺度森林冠层高度研究,对于监测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和评估森林固碳能力至关重要。安徽省位于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的重点省份,林业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激光雷达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和植被垂直结构参数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一代星载全波形激光雷达GEDI系统被设计专门用于测量植被结构,为
木质素,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存储量且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由于其存在着空间结构复杂、化学反应活性弱和回收利用低效等问题,限制了木质素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应用。对此,本文以碱木质素为原料,制备出了碱木质素纳米颗粒(ALNPs)。随后与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共组装,构筑出木质素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复合共组装体(ALNPs/GO组装体),制备了一种木质素纳米颗粒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ALNPs/GO复合
沿海防护林发挥着重要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沿海岸梯度树木的适应性研究多集中在叶生理和形态性状方面,对叶片性状和化学计量适应性变化和协同关系的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东台林场水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距离海岸远近设立3条垂直海岸样线,样线之间间距100 m,每条样线内分为四个梯度,梯度之间距离1000 m,每个梯度设置20 m×20 m的固定样方,3条样线共12个样方。在每个样地中,选择长势
人口老龄化加剧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导致身心健康遭到严重威胁,大健康产业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森林康养被誉为不用人工医疗手段可以进行一定自我康复的“天然医院”,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森林康养的最佳目的地。森林康养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新业态,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为国有林场产业转型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