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法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指引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法治教育。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现实中,初中生法治意识淡薄,致使违法犯罪的案例频发。可见,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理应成为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线的教师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感到很困惑。因此,全文着力从初中生法治意识现状分析出发,剖析存在的原因,着力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策略增强初中生的法治意识。第一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涵义、内容与目标。主要在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明初中生法治意识包括的法律权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明初中生法治意识教育的三维目标。第二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从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调查设计入手,对榆林市第六中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所得数据,了解当前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基于现状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法治意识所取得的积极表现以及背后存在法律权威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不足、学生规则意识较弱、法治程序意识缺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问卷数据,分别从家庭法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不够、社会法治环境的氛围构建不足、学校法治教育的培养成效微弱三个方面来谈原因。第四部分: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教学策略。主要从学生学情方面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针对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提出转换应试教育思维影响,变更法治教学新路径;针对法治教育知行脱节这一现象提出构建知行合一的课堂,提高法治教学成效;针对法治教师素养不高的现状指出提升教师法治素养,树立法治教学新理念四大方面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