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与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法治。在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指引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法治教育。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现实中,初中生法治意识淡薄,致使违法犯罪的案例频发。可见,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理应成为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线的教师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感到很困惑。因此,全文着力从初中生法治意识现状分析出发,剖析存在的原因,着力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策略增强初中生的法治意识。第一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涵义、内容与目标。主要在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明初中生法治意识包括的法律权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规则意识、程序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明初中生法治意识教育的三维目标。第二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从初中生法治意识的调查设计入手,对榆林市第六中学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所得数据,了解当前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现状,基于现状分析了当前初中生法治意识所取得的积极表现以及背后存在法律权威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不足、学生规则意识较弱、法治程序意识缺乏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结合问卷数据,分别从家庭法治教育的示范引领不够、社会法治环境的氛围构建不足、学校法治教育的培养成效微弱三个方面来谈原因。第四部分:培养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教学策略。主要从学生学情方面指出要充分考虑学生学情,与家庭社会形成合力;针对应试教育思维影响提出转换应试教育思维影响,变更法治教学新路径;针对法治教育知行脱节这一现象提出构建知行合一的课堂,提高法治教学成效;针对法治教师素养不高的现状指出提升教师法治素养,树立法治教学新理念四大方面的教学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压力也逐渐增大,伏案工作加班熬夜等不良习惯导致诸多健康问题产生,在此背景下,人们参与健身锻炼,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和健康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城市户外健身场地作为全民健身活动的载体,不仅能够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同时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目前我国城市户外健身场地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通过网络发声。高校作为新思想、新浪潮的前沿阵地,大学生群体在新媒体时代创造出了无穷的价值与活力,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被影响对象。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水平,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营造清朗的高校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了高校舆情管理部门的共识。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公办高校的办学机制和模式,民办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办法兼具一般性和特殊性。例如,民
目的:探讨自控静脉镇痛对H-UPPP术后的镇痛效果和患者IL-2、IL-6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行H-UPPP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术后应用静脉自控进行镇痛)和对照组24例(口服尼美舒利
介绍了大直径、大厚度15Cr Mo+SS堆焊管板的生产制造技术。由于管板直径大,相对厚度较薄,堆焊时很容易产生变形,在制造过程中需从毛坯件加工余量、管板加工工序、焊接方法、焊
煤炭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矿资源的开展主要集中在中厚煤层,还没有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极薄煤层
“叙事学”是指对叙事结构、功能和效果的研究,主要关注故事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20世纪70年代起,音乐学研究逐渐受到叙事学的影响,学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音乐中的叙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