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文学作为新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与自治区的经济、政治共同发展繁荣。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是一块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互交错、融合的独特区域。与此相对,就形成了牧区和农村这样两个在地理特征、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相对不同的生存境域。植根于这块土地上的文学之花,也就多姿而绚丽。纵观内蒙古当代的小说创作,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在表现草原和草原人,充满了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众多的研究者也将关注的目光集中于此。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一些作家,他们在默默耕耘,勾画着内蒙古农村的历史与现实、农业的发展与变革、农民的生存与追求,使内蒙古的农村小说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风貌。这类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和地区特色,既有其独特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文化,又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审美形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内蒙古的当代农村小说创作,不仅是内蒙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一隅。
本文从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和作品着手,运用文献检索、归纳、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本入手梳理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分析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特点,剖析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存在的缺失,揭示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文学价值和意义。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首先对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概括性地介绍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创作状况,以“乡土文学”、“农村小说”、“农村题材小说”等几个概念的辨析为出发点,从地域、作家、作品等角度引出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文学特质;阐述了当前对于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第一部分梳理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发展轨迹,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分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术、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进行了分析,廓清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思想内容。
第二部分循着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对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解读。重点对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人物形象进行了归纳、分类,概括为观望徘徊型、积极进取型、城乡游走型、新旧矛盾型、自主独立型等五种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的农村小说,开始了对于生命本质和生命价值的追寻,小说中的人物内心表现出强烈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作家们注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发出了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整体思考。
第三部分对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独特的文本叙述与审美特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地区色彩、叙事方式、语言特点、创作技巧、审美风格等角度阐述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创作在艺术表现上所取得的成就。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评价和概括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在内蒙古文学乃至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义和价值,盘点了内蒙古当代农村小说创作存在的缺失与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