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通过测量正常人左室心肌密度、左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肌密度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密度,探讨正常人心肌密度的特点、左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与左室心肌密度的相关性及心肌密度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心肌活性的评价。方法第一部分:分析41例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冠状动脉正常或单支病变狭窄程度<25%患者的增强扫描图像,选取主动脉瓣下缘横轴位图像的左心室心肌进行测量,在室间隔后部、室间隔前部、心尖部、左室侧壁前部及侧壁后部划5个感兴趣区,分别测量其平均CT值,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分析223例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增强扫描图像,依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①正常组91例;②轻度组(<50%)72例;③中度组(50%~75%)36例;④重度组(76%-100%)24例,选取主动脉瓣下缘横轴位图像平面,分别测量每组患者心尖部、室间隔前部及左室侧壁心肌密度,并进行比较。第三部分:在重度狭窄组中选取有明确心肌梗死病史3个月以上,没有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心肌酶学改变,心电图仅有持久不变的异常Q波或QS波,图像无明显运动伪影者11例。在CTA增强及延迟扫描图像中测量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及正常区域心肌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第一部分:1、正常人左室心肌密度,心尖部平均CT值为(73.3±9.5)HU;室间隔前部、后部平均CT值分别为(98.9±7.5)HU,(103.5±3.6)HU;左室侧壁前部、后部平均CT值分别为(91.9±15.4)HU,(97.4±10.6)HU,以上测量部位中,室间隔前部与侧壁后部心肌密度平均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平均密度呈“U”型分布。第二部分:左冠状动脉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心尖部、室间隔前部及左室侧壁心肌密度分别为:(75.3±7.5)HU,(98.2±5.2)HU,(95.6±11.6)HU;(74.7±5.6)HU,(98.1±5.8)HU,(95.2±4.3)HU;(74.1±6.2)HU,(97.1±4.7)HU,(94.1±6.0)HU:(55.8±21.4)HU,(87.8±3.3)HU,(86.8±7.9)HU。其中,重度狭窄组心尖部、室间隔前部及左室侧壁心肌密度与正常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与正常组三个部位心肌密度间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CTA增强扫描,横轴位图像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心肌密度和正常区域心肌密度CT值分别为(17.8±4.1)HU,(98.7士7.3)HU;延迟扫描横轴位图像中陈旧心肌梗死区心肌密度和正常区域心肌密度CT值分别为(42.5±15.7)HU,(70.9±8.3)HU。上述各组测量结果中,增强时,梗死区心肌密度与正常区域心肌密度间存在差异(P<0.01);延迟后,梗死区心肌密度与正常区域心肌密度间存在差异(P<0.01);延迟扫描及增强扫描梗死区心肌密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扫描及增强扫描正常区域心肌密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后正常部位心肌密度明显减低,11例患者中,7例延迟后梗死区心肌密度升高。结论第一部分: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正常人左室不同部位心肌密度存在差异,其中心尖部密度最低,应与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尖密度减低进行鉴别。第二部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通过测量心肌密度可初步判断左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第三部分: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心肌密度的测量及延迟强化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及梗死区心肌活性可作出初步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