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不断增长,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却并不顺利,大量的专利被搁置,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造成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此外,在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产品不仅要面临国际上的竞争,还要满足区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以农业科技化为途径,发展智慧农业,将农业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利用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清洁化。同时利用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产品多样化。以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带动智慧农业的发展,除了能够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之外,还能够与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以科技改造农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能够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对环境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关注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机制构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与智慧农业发展相对接,加速知识的扩散和创新要素的流动,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和借鉴国际上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主要模式,利用社会网络、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及遇到的问题,并与我国智慧农业典型发展模式相结合,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框架和技术扩散机理,制定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农业R&D研发投入对于农业科技成果产出的影响,分析出农业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农业高校项目管理和资源投入。紧接着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入手,构建出我国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运营机制,并从系统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共享与保护机制、中介机制以及市场化与产业化等多个子系统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结构与系统动力等问题。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筛选出与科技成果应用与智慧农业发展相关的指标,从而全面评估农业知识产权对于智慧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评述,发现现有研究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关注度不高,且大部分的研究停留在农业科技成果的保护以及转化模式相关介绍,同时也并没有研究将农业知识产权运营与智慧农业发展相关联,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仅针对某一方面,未能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整体设计。本研究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相关主题的研究进行深化,并且丰富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相关的内容,针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升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促进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研究视角方面,针对以前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机制研究中缺乏整合理论体系的研究现状,从知识产权的角度,针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和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智慧农业发展相结合,拓宽了原有的研究范畴,丰富了智慧农业与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农业发展应用阶段中,包括政府、科研院所、金融中介等多方主体参与,从中试到应用的理论体系。通过了解智慧农业发展的需求,探索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遇到的瓶颈,并从机制构建、法律保护等多个方面研究农业科技供给与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从而保障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落实农业技术与农业发展良性互动的层面。第二,在研究内容方面,目前关于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或者流于国外模式介绍等方面,强调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投入,对于市场化导向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生机制和长效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根据智慧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传统的政府主导,组织参与,农户实施的基础上强化科技成果研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中介互动,着重分析了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从微观和宏观方面考察了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优化农业成果转化资金、人力、项目等要素投入,将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作为知识产权运营的主线,寻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增长的内生机制,有助于保障科技研发与供给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第三,在实践方面,以往的研究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忽视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需求。针对于此,本研究在介绍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农业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并从转化现实条件、风险防控、绩效评估等多个方面,优化了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模型,完善了农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对接,为农业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指导,同时也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