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专修课是在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基础上延伸与提高的一门课程。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这表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此背景之下,使主要培养体育师资的高师体育教育专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田径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类课程,首当其冲在诸多方面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和发展。作为田径的主项提高课程,更应该紧随时代的发展,紧跟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更好地进行田径课程的教学。因而,在新标准、新任务面前,就必须改革传统的、过时的旧观念,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田径课程,有必要加强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本研究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出发,针对目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课程现状,运用体育教学论、系统论的观点对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全面地分析目前田径专修课课程存在问题,并提出课程改革构想。研究表明:1.田径专修课教学系统是在系统论观点下提出的,本研究将田径专修课程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界定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等几个要素。田径专修课程教学系统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相互结合的整体。2.各高等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大都比较单一,不符合整个田径类课程总的教学目标。田径专修课教学目标应该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目标,树立改革思想,把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培养适应目前中学体育课程需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来。3.目前的田径专修课教学与普修课相比,缺乏递进性和提高性,大多数专修课教学内容还停留在竞技项目教学的格局上,不能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要求。应加强田径专修课教材编写工作以及田径专修课新内容体系的构建,在理论课教学上增加身体教育和健身知识以及中学体育实践等内容;技术教学内容上删除一些技术难度大,普及程度低的项目(如撑杆跳高、铁饼、链球),增加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等练习方法与手段的教学。4.田径专修课理论教学方法主要以集中授课的方式为主,应多采用专家讲座、专题讲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技术课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传统的示范讲解这一传习式教学方法,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来增强学生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目前田径专修课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不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着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6.直接作用于田径专修课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活动效果产生重大影响的教学环境因素主要有:体育教学设施(包括场地器材、图书资料等)、师生数量配比、师生关系。传统的体育教学设施比较完备,但缺少娱乐化体育设施,应加强娱乐化体育设施建设;田径专修课教学应采用三名教师轮流担任的方式教学;师生关系方面,应建立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教学关系。7.高校教师师资情况有待提高,教师应加强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应重视对教师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理念的灌输。8.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很难胜任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