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有研究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是心力衰竭、基线水平无心力衰竭的心肌梗死的病死率的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且校正了红细胞比容后,该相关性仍然存在。且增加的RDW值与行冠脉造影术的男性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独立相关。此外,RDW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预后独立相关。但是相关的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慢性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的激活对于患有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的患者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因此,假设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增高的RDW值与炎症相关,为了验证这个假设,我们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白细胞总数与RDW之间的相关关系。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白细胞总数与RDW的相互关系,为其提供一个可能的机制。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的患者209例,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其中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0年12月或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观察随访期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包括再次心肌梗死、新发心力衰竭、顽固性心绞痛、心源性死亡。2.所有患者入院后即时采静脉血测定白细胞总数、RDW,根据RDW值将患者分成两组:低RDW组和高RDW组,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有无差别。3.比较低RDW组和高RDW组临床基线资料,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与RDW进行相关分析,继而行多因素线性回归,筛查能够影响RDW的因子。4.根据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分成MACE组和无MACE组,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患者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1.共入选20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取RDW中位数13%,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其中高RDW组(RDW≥13%)患者105例,低RDW组(RDW<13%)患者104例。与低RDW组相比,高RDW组具有以下特征:1)患者年龄偏大;2)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居多;3)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减低;5)谷草转氨酶增高;6)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7)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患者居多;8)左室射血分数偏低;9)GRACE预测计分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每位患者均随访至2010年12月31日或直至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平均随访(12.64±7.08)月。共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69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15例,顽固性心绞痛13例,新发心力衰竭28例,心源性死亡13例。与低RDW组相比,高RDW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经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控制了年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GRACE评分、血肌酐水平等因素后,白细胞总数与RDW正相关,简单相关系数0.502,偏相关系数为0.4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预测随访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子包括年龄、入院时心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RDW、白细胞总数、血肌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和左室射血分数,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白细胞总数、左室射血分数和RDW。结论:1. RDW值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高水平RDW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预后较差。2.炎症反应是高RDW水平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可能机制。3.年龄、白细胞总数、左室射血分数及RDW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