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或避免建筑产业产生的污染对人们生活、健康等的影响,不同的地区设定了不同强度的环境规制,但这也对不同的建筑产业效率的提高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首先在综合考虑区域本身发展状况和区域建筑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运用SVM分类模型将中国31个省市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梯度区域;然后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提出环境规制分别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五个建筑产业效率的影响模型;接着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建立了环境规制强度度量指标体系,利用相关系数和指标实际含义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以避免指标信息的重叠,借鉴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将12个最终指标的信息集结成环境规制强度综合值;对于五个建筑产业效率,劳动生产率使用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的确定以建筑产业增加值与资本存量的比值为准,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则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来计算;根据上面确定的输入指标,利用中国31省市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了各空间区域内环境规制对五个建筑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空间下环境规制对不同建筑产业效率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尽管都符合二次曲线形式,但只有部分空间区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高梯度区域的环境规制对大部分产业效率的影响都是正面的,中梯度区域的环境规制仅对资本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低梯度区域环境规制的加强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根据回归分析结果针对各发展梯度区域给出了环境规制方面的政策建议,从而为政府制定环境方面的政策以及各区域的建筑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