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之下,中国的上市公司及各类企业在近20年的改革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目前的激励制度仍然与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多数企业、上市公司(特别是经国有独资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改制而来的)薪酬制度还是上级行政机关主导型的,而且薪酬组合中缺少长期激励因素,这一点使得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激励不足;二是普遍存在于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即使这些企业已经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相关的改制工作)的"所有者缺位"现象,出现了在许多企业中经营者给自己定薪酬的不正常状况.这两种情形都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做,最终损害所有者和其他利害相关方的利益.因此,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真正相适应的激励制度的需求日益突出.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同时,面对中国市场经济进程的迅速发展,中国现有的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已不能有效的留住或吸引优秀人才及培养中国本土的优秀职业经理人队伍,为此必须加快改革现有企业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目前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地正在积极建立和健全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的进行经营者收入分配的改革试点.这一切都为中国建立新的、有效的并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此外,中国资本市场的出现和成长为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土壤,已日益引起许多上市公司的兴趣及相关探索.含有长期激励因素的各类股权激励制度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和管理、技术人员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经理层一旦在其经营的企业内持有一定的股份,其对企业长期利益的关注、投资决策的慎重性、经营才能的发挥程度将是未持股前所不能比拟的.目前,中国许多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与外资企业相抗衡,除了技术、资金、能力等因素以外,其中在制度方面,尤其是在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上的落后也是重要的因素.该文所要阐述的,是含有长期激励因素的股权激励机制在解决中国企业长期激励的不足,特别针对于上市公司这一中国企业的核心资产,如何激发企业经营者充分发挥其经营管理才能方面的特殊作用,以及该机制在中国的实践等方面问题.大体框架如下:1、股权激励所依托的理论基础.2、以股票期权为例介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其中包括:与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区别、具体的设计方案、效应分析、近年来股票期权在实施过程中的新发展等等.3、中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实例,各种试验方案的特点和存在的缺陷.4、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目前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