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定语的生成机制及其与相关句型的关系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语言少有的特殊现象,准定语一经发现就受到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讨论准定语中的宾语准定语的生成机制以及其与相关句型之间,特别是动词拷贝句之间的关系。  准定语指的是“N1+de(的)+N2+V+DE(得)+C”和“N1+V+le+N2+de(的)+N3”这两类句型结构。而动词拷贝句是指一个单句中同时出现宾语和补语时动词重复的句式,重复的动词一般位于宾语和补语之前。这两大句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于大部分的准定语都可以转换成相对应的动词拷贝句。  现有的研究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准定语的生成机制,但是却鲜有关注第二类,即准定语作宾语时“N1+V+le+N2+de(的)+N3”这类句式,也很少讨论准定语为宾语时的一些相关情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1)既然“的”是准定语句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从语义和句法上来看,“的”这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在传统定语和准定语之间的区别;  (2)当准定语句式在句中充当宾语时,句子的生成机制;  (3)准定语句式和相关句式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语料例句,本文主要得到了如下的研究成果:(1)“的”在传统定语中主要是起到联系定语和名词的作用,表所属或者描述的限制关系。在准定语中,“的”则是用来帮助定语表达评价和陈述的语义或是形成习语和俚语。(2)对于准定语的生成方式,本文着重探讨了重新分析的方法,肯定了重新分析在句法推导上的重要性,指出准定语及其相关句式之间存在着一个共有的底层结构,通过重新分析后生成了准定语。对于部分无法形成动词拷贝句的准定语,本文也通过题元标准和句法结构分析,找出了这些句型的底层机构,表明了这些复杂的VO结构都可以通过基于格理论的重新分析得到解释。(3)通过深入剖析不同句式结构间的生成过程,本文发现准定语和其相关句式共享一套相同的底层结构,在推导表层结构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相似的步骤。  最后本文在准定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所体现的语言经济原则。相较于动词拷贝句,准定语在使用范围上所体现的广泛性,为经济原则在语言中的运用给出了有力的支持。
其他文献
百年语言教学史就是一部百年"方法"史.新方法不断涌现,又不断消失,频繁更新.关于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改革和研究一直被教育界所关注.但过去二、三十年对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
《红楼梦》以其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
本文围绕仙鹤题材,在鹤文化的背景的下,对中国古代纹饰艺术进行研究,尤其着力于对器皿和丝织物两大类别的纹饰中仙鹤题材的运用情况。以传统鹤文化为背景,对鹤文化的内涵在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前提下,作为最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英语教学成为中国现阶段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政府、学者还
《女勇士》是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处女作,曾获非小说类美国全国图书评论奖,是华裔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一座里程碑.这是一部反映女性身份寻求的作品.该书以"女勇士"为一条贯穿
《宠儿》(1873)作为新奴隶叙事小说,既是这一历史语境的产物,同时也对其产生积极作用.《宠儿》的作者托·莫里森,是当代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对
言语互动是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它都受到国内外学者极大的关注。本文中,作者尝试从目的原则的视角来对言语互动进行解释分析,希望借此为言语互动提供一种新的研
翻译家们都十分重视翻译理论和翻译质量而忽视翻译的速度.该论文推荐在英汉翻译实践中使用计算机以使翻译任务更为简便和快速.计算机在英汉翻译中的使用可分为两种方式: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