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从20世纪60年代初初露端倪,到8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以扩大竞争优势为目的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将研发资源进行转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已经成为研发全球化的新动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接受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开始尝试国际化之路。根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在2010年对外投资首次超过日本,达到创纪录的68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上升至2:1。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断上升,海外研发投资比例在近几年也有大幅度的提升。根据Zhang(2010)的研究,中国企业截至到2010年,共在海外设立88家研发机构,其中70%是在2003年到2010年期间建立。尽管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飞速发展,但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实证数据较难获取,大部分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停留在吸收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技术溢出方面,少数关于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描述和总结阶段。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区位模式和组织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结构主要分成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提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相关问题。第二章是理论回顾。理论回顾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理论梳理为主,搭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驱动因素、区位模式以及组织模式的理论框架,为后续研究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做准备。第三章是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现状分析。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海外研发动机、区位模式和组织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第四章选取中国几个著名的企业对他们的海外R&D动机、区位选择和组织模式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对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理论为研究框架,发现并归纳了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的驱动因素、区位模式、组织模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该领域研究的展望。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相关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中国企业海外研发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4个因素:扩张海外市场、获取海外先进技术、支撑海外生产和研发战略投资;区位模式也可以归纳为4类:技术转移型区位模式、全球技术型区位模式、资源获取型区位模式和市场导向型区位模式;经过实证分析,组织模式也可以分为4类:母国集中型组织模式、全球集权型组织模式、多国分权型组织模式和一体化网络组织模式。由此可见,中国企业海外研发动机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组织模式也从过去单一的母国集中型逐渐向分散型转变。研究还发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动机对研发区位模式有影响。以支撑海外生产为目的的海外研发投资,其海外研发投资区位模式较易采用技术转移型和市场导向型,这类型海外研发机构通常会设立在靠近市场、海外生产基地和供应商的国家和地区。以提升中国企业潜在技术实力为目的的战略型海外研发投资,区位模式倾向于采用全球技术型。海外研发在选址上会考虑发达国家。如果海外研发投资动机是以获取研发资源为目的,区位模式会采用资源获取型。这种类型的研发机构能帮助中国母公司网罗海外优秀的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海外研发基础设施,帮助母公司快速获取和积累所需技术。从区位选择的角度来看,这类型海外研发机构会设立在研发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和地区,靠近智慧中心,如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以扩张海外市场为目的的海外研发投资,区位模式会选择市场导向型,海外研发机构在区位选择上会选择靠近目标市场的区域。同样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海外研发不同类型的区位模式对海外研发机构的组织模式有影响。研发技术转移型区位模式的海外研发机构在组织模式上更倾向于采用集中型组织模式:全球集权组织模式和母国集中型组织模式。全球技术型区位模式的海外研发机构倾向于采用全球集权型组织模式和一体化网络组织模式。如果海外研发机构的区位模式是资源寻求型,则在组织模式上倾向于选择分散型组织模式,一体化网络组织模式和多国分权型组织模式。市场导向型区位模式的海外研发机构在组织模式的选择上偏向分散型,因此母国集中型组织模式并不适用,而一体化网络型、多国分权型和全球集权型组织模式都可能被采用。综上所述,在四类区位模式的分类中(技术转移型、全球技术型、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导向型),除了技术转移型区位模式倾向于采用集中型组织模式之外,其他三类都采用分散型组织模式。该结论和西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组织模式理论有所不同。传统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理论认为,以技术为导向的研发投资的组织模式会采用集中型,因为集中型组织模式能提高研发效率;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投资更易采用分散型组织模式,因为这类型组织模式对当地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对客户的需求判断更准确。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研发组织模式的研究发现,以技术为导向的研发投资仍然会采用分散型组织模式,因为国际并购现阶段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进入模式,因此用分散的方式组织海外研发活动比集中在中国母公司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