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还是投降?——透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手法分析主人公的角色困惑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一个名叫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忧虑的年轻人来叙述。他似乎一直被他周围的世界所排斥、所欺骗,并在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永保童贞之间矛盾着、痛苦着。   青少年时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时期。青少年在这一阶段要经历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步入成年期之前的必要准备。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有着某些共同的心理特征,特别是他们会遇到来自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值得注意的是,该书的社会背景,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和当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着诸多的联系。就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而言,角色困惑是该论文所要讨论的主题。   塞林格运用许多富有深刻意义的象征贯彻小说始终。通过分析这些贯穿始终的象征,该论文把它们划分为四类:成人世界的欺骗,主人公的天真,对身份的探求以及探求的失败。接着,对这四类象征进一步归纳为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充分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角色困惑。   该论文主要包括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角色困惑和象征主义,及象征在该小说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重点通过两类相对的象征介绍第一对矛盾,即:成人世界的欺骗和主人公的天真之间的矛盾,并用该矛盾来分析霍尔顿的角色困惑。   第三章重点通过另一组相对的象征介绍第二对矛盾,即:对身份的探求和探求的失败之间的矛盾,并用该矛盾来分析霍尔顿的角色困惑。   通过对两对象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霍尔顿的角色困惑。此外,这些分析也披露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虚伪,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正是这种残酷的、没有人情味的社会环境使得青少年的成长出现困难。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迄今已发表十部小说,并引起了世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莫里森主张好的艺术必须是政治的,她是第一位从黑人内部
为进一步确保熟食安全,预防和控制熟食引发的食物中毒,对松江区的熟食卫生现状作一分析,找出关键控制点,确定日常监管重点,为制定相关法规时提供信息。2007年6月至8月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