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地矛盾冲突愈加凸显,导致生态环境也急剧恶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城市扩张会不断侵蚀周边地区生态用地,使得城市内用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大型生态斑块日益破碎,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遭到削弱。而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将破碎的生态斑块相互连接,模拟出物种在迁徙过程中的可能路径,从而对生态斑块以及生态廊道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方针。本文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种GIS软件平台,通过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变化以及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对武汉市1996年至2017年的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武汉市不同时期的景观指数变化情况来看,武汉市整体水平上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斑块间的聚集度与凝聚度下滑严重,其中由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变化十分明显,逐渐由原来的散布分裂变成相对集中化。而在乡镇级的角度上,武汉市中部区域蔓延度指数(CONTAG)、有效粒度面积(MESH)、聚集度指数(AI)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由此可见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中,而周边地区斑块数目(NP)、斑块密度(PD)、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变化明显,意味着周边地区景观破碎化程度逐年增加。特别是武汉市2017年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在中部地区由于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其景观斑块的凝聚力较好,但是南部区域与北部区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2)通过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方法对武汉市各年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核心区面积在整体上有所下滑,而对核心区斑块进行景观连通性分析,其整体连通性(IIC)指数和可能连通性(PC)指数保持尚好,可见景观破碎化的加剧暂时未对斑块间的连通性造成严重影响。而斑块间的流通概率(Flux)出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并且斑块一致性概率(CCP)和Harary指数也是先增后减,由此可见虽然武汉市在的核心区生态斑块在连通性水平上暂时保持稳定,但是其物质与能量的流通概率正在逐年下滑。(3)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武汉市各年份进行生态网络的构建,可发现在斑块完全连通的状态下,生态廊道的平均阻力由1996年的1.752上涨到2017年的1.828,而在10KM的连接阈值下,生态廊道的平均阻力由1996年的1.777上涨到2017年的1.822,而高阻力廊道从1996年度的1条增加到了2017年14条,并且根据生态网络的环度α指数以及连通程度γ指数分别下降了18.62%和11.20%,且根据廊道具有一定冗余性的特点,对动物进行迁徙的可能路线范围进行模拟,可发现在生态廊道的变化过程中,高阻力建设用地的大量增加,导致动物进行迁徙的可能性降低。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市的生态网络的连通程度和网络复杂程度下降严重,使得动物在迁徙过程中的选择性变少,而且廊道的平均阻力逐年增加,动物迁徙的困难程度也在不断上升,生态斑块交流的可能性逐渐下降。因此,加强对生态源地以及生态廊道的保护尤为紧要,而对于城市当中踏脚石斑块的建设也同样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之一,使武汉市生态环境质量加以改善,以实现经济与生态更为科学的发展。本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针对武汉市景观生态网络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有助于保护武汉市自然生态系统,理解武汉市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为武汉市的生态网络和城市发展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