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可靠叙述在《长日留痕》中的运用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与萨尔曼.拉什迪爵士,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迪雅德哈尔.苏拉伊普拉萨德.奈波尔爵士并称为英国文坛上“移民作家三杰”的著名日裔英国作家。他的日本血统和他在英国长大的成长背景使他对亚欧文化艺术和民族传统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他的著作纵跨东西,涉及了西方贵族生活,东亚侵略战争与殖民,甚至现代的克隆人体实验等题材。石黑一雄作品题材迥异,但是每一次不同的尝试,都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惊喜。石黑一雄自28岁时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群山淡景》后便一举成名。虽然至今他只出版了七部小说,但是每部作品都广受好评。其中,最为著名、最为流传广泛的便是《长日留痕》。由于《长日留痕》的成功,他在1989年获得了英国小说布克奖。作为一部长期驻留畅销作品排行榜的小说,《长日留痕》吸引了大量读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在对小说文本的研究中,对于其不可靠叙事手法的研究还相对少有。所以,本人主要运用叙事学修辞学派的创始人布思,以及他的学生费伦的理论研究文本中的不可靠叙述策略的运用。石黑一雄巧妙的运用不可靠叙事则略,展现了没落帝国的老牌贵族家庭管家的典型形象。进而揭露并反思了不列颠民族特性以及人类追寻自我的道路。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在引言中,简述了石黑一雄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国内外研究情况。此外,还有论文综述。在第一章中,首先简略的介绍了叙事学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其次介绍了叙事学家布思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理论成果,主要是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个开创性概念。然后介绍了布思的学生,叙事学家费伦对老师的理论的修正和发展,主要是提出了不可靠叙述的三大轴和六个亚类。在第二章中,首先运用不可靠叙述理论,结合《长日留痕》文本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评判其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的可能性。其次,从叙述自我和经验自我两个方面,将文本内容与修辞学派的观点相结合,评判主人公男管家史蒂芬斯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在第三章中,分析主人公不可靠叙述的特征与人物性格的特征。首先指出小说《长日留痕》中,在同一事件中经常共存这几种不可靠叙述;而且叙述中存在着不可靠叙述向可靠叙述的转变。其次,通过对史蒂芬斯的叙述的分析,总结出他虚伪,虚荣,狭隘,固执,无知和自欺的人物特征。在第四章中,是对作者创造史蒂芬斯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分析。史蒂芬斯这个形象反映了不列颠传统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的特质,又是当今社会,在物质世界面前迷失自我的人类的代表。对史蒂芬斯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出石黑一雄对于不列颠传统文化和民族特征的反思,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今社会人类生存发展状态的担忧和展望。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指出了石黑一雄的不可靠叙述策略不单是《长日留痕》的修辞特色,而且更是使作品发人深省的关键。
其他文献
《守望灯塔》是英国当今实力派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第八部小说。2004年被评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5年被提名为“英联邦作家奖”。珍妮特·温特森也被认为是英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世界已变得越来越小,跨文化交际和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盛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往越来越多,这就使
不可否认的是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英国剧作家。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读过他的作品,尤其是感人的悲剧。但是他对于死亡的观点并未得到评论界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莎翁的四部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他是一部反映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生活和思想的杰作。被称为当代美国的“现代经典”。自1951年出版后很快风靡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