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融资工具流通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食住行,“住”是重要一环。自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浪尖,近年来随着产业更深层次的发展,很多潜伏的问题随之显现,其中融资问题是制约房地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瓶颈之一:发展初期的开发商需要资金开发项目;发展期的企业需要资金维持项目;成熟期的企业需要融资扩大规模,谋求进一步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希望融资,但所有的融资大道都不太平坦:银行贷款有收缩的风险;信托、基金尚不成熟;企业发债规模小;外资进入日趋谨慎;直接上市之路太窄等。总之,在证券化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融资工具流通平台亟需完善的条件下,房地产企业融资谈何容易?理论界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来指导。  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房地产企业主要融资工具的研究比较,得出在各融资工具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多层次融资工具流通市场的缺失是它们发展面对的共同障碍,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多层次房地产融资工具流通平台。此外,通过融资工具流通理论分析,强调应辩证的看待融资工具的流通。在积极搭建和完善我国房地产融资工具的流通平台的同时,还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金融市场监管,防范新流通体系下的风险。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长期坚持“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成为国家和地区追求的首要目标。我国GDP增长速度从1998年的7.8%最高增长到2007年的14.2%,经济建设取得了瞩目成
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构建往往是在税收征管实践中,根据一些现实问题,在缺乏理论的指导、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系统研究的情况下,就征管论征管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即使当
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