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苹果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诸多生理功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产量较大的水果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苹果的加工能力不足、烂果与残次果比率高,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亟待开发新的产品。酵素是一种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可食用产品,可显著降低糖含量,提高营养价值,延长水果饮料的保质期。开发新型的苹果酵素能够减少资源浪费、丰富产品种类。本研究以洛林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营养价值高,富含膳食纤维、多酚、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活性成分,具有诸多生理功能,是中国乃至世界产量较大的水果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苹果的加工能力不足、烂果与残次果比率高,产能过剩、产品单一,亟待开发新的产品。酵素是一种经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可食用产品,可显著降低糖含量,提高营养价值,延长水果饮料的保质期。开发新型的苹果酵素能够减少资源浪费、丰富产品种类。本研究以洛林苹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苹果酵素的发酵工艺及其不同产品间的成分差异及抗氧化活性。其研究内容如下:(1)以苹果汁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酸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初步探讨了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和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工艺条件,三者的最佳工艺为: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碳源添加量为2%,酵母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5℃,料液比为2:7,发酵时间为25 h。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碳源添加量为6%,酵母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3℃,料液比为3:7,发酵时间为10 h。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碳源添加量为6%、料液比为3:7、先接种5%的酵母菌,35℃发酵5 h,后接种5%的植物乳杆菌,33℃下再发酵10 h,停止发酵。(2)通过羟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超氧阴离子、总酚、黄酮的含量探究四种样液的抗氧化能力。研究发现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其他三种苹果汁显著偏高,表明通过混菌发酵可以提高抗氧化能力。(3)采用电子鼻技术分析未发酵苹果汁、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与混菌发酵苹果酵素的风味成分,发现在四种样液中甲烷、硫化物、氮氧化合物、乙醇类和芳香成分等化合物的响应值偏高,且混菌发酵苹果酵素在四种样液中占有显著优势,香气更加丰富。(4)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探究四种样液的风味成分差异,研究发现未经发酵的苹果汁中共检出2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经酵母菌发酵的苹果酵素中共检出36种风味物质,经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苹果酵素中共检出24种风味物质,而由酵母菌与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的苹果酵素中共检出37种风味物质。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中酯类、醇类、烷烃类与酸类的数量上均比植物乳杆菌多。与未发酵苹果汁相比,酵母菌与混菌发酵后的苹果酵素数量均有显著的增加,而与植物乳杆菌发酵酵素制品数量大致相同,表明添加酵母菌是增加苹果酵素的香气成分种类的主要原因。(5)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四种样液的成分,发现未发酵苹果汁中共鉴定出多酚类化合物38种,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共鉴定出35种,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共鉴定出40种,混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共鉴定出43种。其中有32种化合物在四种样液中均存在。而棉籽糖在未发酵苹果汁、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和混菌发酵苹果酵素出现,酵母菌中不出现。儿茶精、(+)-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分别在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酵素和混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出现,未在未发酵苹果汁中出现。4-甲氧基苯乙酸仅在未发酵苹果汁和混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出现。恩贝酸、桑黄素、槲皮素和草质素则未在酵母菌发酵苹果酵素中出现。
其他文献
铁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它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以及某些酶(如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铁离子可与多糖,蛋白等结合,成为有机铁。相对传统补铁剂而言,有机铁更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多糖常用来制备多糖铁配合物,制备方法常采用化学合成法,本文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对蛹虫草菌丝体进行富铁培养,得到了蛹虫草多糖铁。首先利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蛹虫草菌丝体进行铁离子的富集,以生物量和铁含量为指
白芨是可用于保健类食品的中药材之一,多年来因其较高的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而白芨中的多糖类也赋予了其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活性。以往研究得到的白芨多糖大都是通过热水浸提获取而来,而尚未有关于低温提取的白芨多糖和其结构特性以及详细的抗肝癌活性的研究。因此本课题在4℃条件下低温提取白芨多糖,并对其结构表征和体外抗肝癌机理进行鉴定和研究。本课题以干燥的白芨片为原料,在4℃的条件下浸提24 h,
食品气味在食品加工、健康食品研发及营养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对某种食品气味的喜欢和厌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进食行为及机体健康。本文通过对不同种类、不同浓度食品气味进行筛选,确定实验动物的偏好性和厌恶性食品气味,研究了偏好性/厌恶性食品气味对小鼠食物摄入量和体重的影响,并通过检测下丘脑刺鼠相关蛋白(Ag RP)和神经肽Y(NPY)的表达水平和血清瘦
糜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谷物之一,生长周期短,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是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品种。糜子含有多种营养素,淀粉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本研究以糜子为实验对象,对比了其与玉米淀粉及马铃薯淀粉理化性质的异同,并进行湿热改性处理,研究了湿热处理对不同含水量(20%-35%)糜子粉及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对于推动糜子产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近年来,牦牛肉由于具有绿色、健康,污染少的优点而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因其产区偏远,运输时间长,导致目前牦牛肉主要以冷冻方式销往中、东部及沿海地区,而冷冻明显降低了牦牛肉的品质。因此,如何对牦牛肉生产环节进行控制以延长其冷藏条件下的货架期,显得尤为必要。本实验采用胴体喷淋与真空包装相结合的方式对牦牛肉进行减菌处理,探究对牦牛肉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冷鲜牦牛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首先,采用
冰淇淋是备受消费者喜欢的休闲甜品,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注重,低脂冰淇淋的市场迅速发展。在不破坏脂肪球网络、不影响产品质地和感官效果的情况下降低脂肪含量是低脂冰淇淋产品所面临的挑战。深入了解影响低脂冰淇淋熔融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因素,将有利于低脂冰淇淋产品品质和稳定性的提高。本研究将不同比例混合的大豆蛋白酶解解物(SPH)/黄原胶(XG)经热剪切处理后的混合体系(MSPH/XG)作为脂肪模拟物,制备低
燕麦蛋白具有类似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凝胶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乳化特性有待提高。利用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的功能性,然而燕麦蛋白与多糖相互作用的研究有限,相互作用机理及复合物的乳化特性尚不明确。本文以燕麦蛋白和果胶为原料,研究其相互作用的机理及乳化性质,并探讨其作为营养素载体负载姜黄素的可行性。首先,以pH值、蛋白质/多糖质量比、离子浓度及解离剂种类为变量,对燕麦蛋白和果胶两者之间
苦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粮食珍品,苦荞麸皮做为苦荞加工的副产物,产量大,价格低,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还是酚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因此可利用荞麦麸皮作为良好的功能成分来源进行开发利用。本研究首先对苦荞麸皮进行了酶解、发酵、超声、水热高压、蒸汽爆破五种预处理,探究不同方式的预处理对苦荞麸皮中多酚释放的影响。其次,将苦荞麸皮多酚与壳寡糖以冷冻干燥的方式结合为复合物,通过ABTS、
大量研究表明,儿茶素可以降低淀粉的消化性,从而对2型糖尿病有着预防的作用,而对于系统地比较并研究绿茶、红茶、乌龙茶和白茶四种茶叶对淀粉消化性和α-淀粉酶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的研究较少,本课题采用水提方式提取茶叶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测定淀粉消化性、酶活、酶动力学以及活性物质与α-淀粉酶的结合与解离一系列实验对其中的机理进行了探索,详细实验结果如下:四种茶叶提取物的添加都会抑制淀粉消化,降低淀粉体外消化的
细菌性褐斑病是严重影响食用菌采后贮藏品质及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Pseudomonas tolaasii(托拉斯假单胞菌)是导致食用菌发生细菌性褐斑病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深入理解食用菌抗病防御反应的机制对于抑制其病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首次以食用菌模式材料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为实验对象,P.tolaasii为细菌性病原菌,对采后双孢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