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转型期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增大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划桨”的一元管理模式逐渐向“掌舵”的多元治理转变。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再一次强调了社会管理的创新,将社会“管理”用词转变为社会“治理”,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还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不难看出,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不断退出,将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向社会力量逐渐转移,以“放权”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公共服务社会化最明显的特点是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不再一元化输出。当前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已经成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途径。作为输出社会组织能力的一种枢纽型社会组织,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一方面提高了入驻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需要来最终间接满足社会公众的服务需求。另外,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也为中西部地区社会组织发展和能力培育提供了可参考的经验,各地方政府在实现购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又多了一条创新性的路径,是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方式。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从公共服务社会化趋势入手,从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几个方面分析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理论来源,同时总结学界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孵化与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研究,追溯社会组织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我国近现代的发展脉络,进而结合当前政府推行社会治理创新、提出“小政府”、“大社会”的创新治理理念,政府权力让渡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进而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背景。第二部分从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分析入手,阐述社会组织孵化这一趋势的必然性。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可能性体现在社会组织提供服务量和质的增加,这一改变是在政府和社会的双重推动下完成的,一方面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带来的公共服务需求转变,增加了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可能性。其必然性体现在服务需求多样化发展趋势下公共服务多元化,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不断深入化和专业化,同时政府出台有利于公共服务社会化政策,使之在不断深入实践。结合政府创造的政策环境,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生成是大势所趋,简单介绍中部地区以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作为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创新做法。第三部分一方面是在了解武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成立背景和历史脉络后,对其以平台为依托的培育模式、孵化流程和机制、培育内容进行了解析,重点描述基地对入驻社会组织在前期入壳的筛选机制与程序,中期培育的服务内容,后期出壳的评估机制。另一方面,立足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角度,描述孵化基地在政府的政策和多方面支持下如何回应,在与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主体之间对接中怎样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第四部分在了解孵化基地的运营机制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总结了武昌区孵化基地的发展障碍,同时总结了影响孵化机制运行的人员、资金、需求定位和成立愿景这四大因素。在内部发展障碍分析中,以人力资源、社会组织发展愿景不明晰、社会组织能力不足三大困境为主;在外部发展障碍中,主要从政策与基础服务间缺乏纽带、孵化的地域性限制,社会组织发展程度低、相关法规不健全几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根据全文的问题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作为整个研究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