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的东亚影响力研究——基于汇率联动视角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gb567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指该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逐渐成为广泛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鉴于地缘优势和长期密切的经贸往来,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化发展成为其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对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间汇率联动特征、影响因素及货币锚地位的多角度探究,有利于对人民币当前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所扮演角色形成更为清晰合理的认识,为政策建议提供有效理论及实证支撑。  本文基于汇率联动视角,在对东亚汇率制度安排理论和现实基础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hi-plot图方法初步探究人民币与东亚货币相关性的空间相位特征,建立BEKK及DCC模型观察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波动溢出强弱、溢出方向及其动态相关性特征,并建立DCCX模型以期识别汇率关系时变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的影响因素;在对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联动关系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通过改进的交叉货币模型探究东亚国家货币篮中锚货币权重时变特征,以分析人民币是否存在取代美元东亚“锚货币”地位的趋势。  本文现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正象限相关关系,表现出倾向于同向升值或贬值的协同特征。  (2)人民币自汇改以来与东亚国家货币间的波动互动明显增强,且在汇率双边信息传导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与人民币的高相关性很大程度源于美元在三者货币篮中的较高比重,韩元、新加坡元近期与人民币的密切程度上升尤为显著。  (3)当前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主要是一种贸易现象,金融因素影响力有限;国际资金流动性和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对人民币与东亚货币关系存在显著负效应。  (4)东亚各国倾向于参考多货币组成的货币篮的格局初步显现,但究其权重影响力的源头货币,美元在东亚六国货币篮中依然占有显著的高权重,短期内人民币尚难取代美元在东亚地区的“锚货币”地位。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国金融体系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而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对是否存在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两份文件,2016年6月国务院又发布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上文件旨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
农业产业集群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在政府推动下农户(或企业)自发形成的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活
在全球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国际环境下,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也步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服务业正发展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
在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中,金融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浪潮,金融领域也发生者深刻的变化。我国的金融改革从最初的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职能
武汉市房地产业在过去一年多时间经历了爆炸式繁荣,2015年商品房成交量创纪录的达到251898套,超越上海成为全国成交量第一的城市,市场平均成交价格也达到9266.57元/平方米,一年时
交叉上市又称为跨境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同时在两地或两地以上的证券交易所交叉上市的行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