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指该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逐渐成为广泛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鉴于地缘优势和长期密切的经贸往来,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区域化发展成为其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对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间汇率联动特征、影响因素及货币锚地位的多角度探究,有利于对人民币当前在东亚货币合作中所扮演角色形成更为清晰合理的认识,为政策建议提供有效理论及实证支撑。 本文基于汇率联动视角,在对东亚汇率制度安排理论和现实基础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使用Chi-plot图方法初步探究人民币与东亚货币相关性的空间相位特征,建立BEKK及DCC模型观察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波动溢出强弱、溢出方向及其动态相关性特征,并建立DCCX模型以期识别汇率关系时变过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的影响因素;在对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联动关系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通过改进的交叉货币模型探究东亚国家货币篮中锚货币权重时变特征,以分析人民币是否存在取代美元东亚“锚货币”地位的趋势。 本文现主要得到如下结论: (1)人民币与东亚国家货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正象限相关关系,表现出倾向于同向升值或贬值的协同特征。 (2)人民币自汇改以来与东亚国家货币间的波动互动明显增强,且在汇率双边信息传导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与人民币的高相关性很大程度源于美元在三者货币篮中的较高比重,韩元、新加坡元近期与人民币的密切程度上升尤为显著。 (3)当前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主要是一种贸易现象,金融因素影响力有限;国际资金流动性和美国金融市场风险对人民币与东亚货币关系存在显著负效应。 (4)东亚各国倾向于参考多货币组成的货币篮的格局初步显现,但究其权重影响力的源头货币,美元在东亚六国货币篮中依然占有显著的高权重,短期内人民币尚难取代美元在东亚地区的“锚货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