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革命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变革,彻底改变了教育方式和知识获取手段,通过教育信息化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教育虚拟社区作为专业学习社区,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基本形态,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目前,在教育虚拟社区建设中存在着对知识主客体界定模糊、社区激励机制不合理、主体信任度较低、不易形成共享氛围等问题,导致社区不能满足学习主体的知识共享需求,无法实现以学术知识共享为宗旨的、社区与学习主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内涵、过程和影响因素,深入分析了教育虚拟社区运行机理。然后从知识管理流程出发,依据博弈理论、学习组织理论、激励理论和社会资本等理论,构建了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机制,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提高知识共享效率的解决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厘清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涉及的相关概念,结合知识共享的内容与过程分析知识共享机理,分析知识共享的网络结构和网络特征,构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学习网络模型。基于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过程,构建知识共享形成机制模型,揭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形成机理。(2)重新梳理教育虚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教育虚拟教育社区知识共享的构成要素、知识共享过程,从知识主体、知识特性、共享手段、共享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和相应的研究假设,并讨论新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要解决的问题。(3)设计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机制模型,构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网络,从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信任缺失这一本质问题出发,基于博弈论思想设计社区管理者对知识共享主体的技术机制、信任机制、激励机制、组织机制。其中信任机制是社区共享主体进行知识共享的主观意愿的最直接、关键的影响要素,是把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的重要条件;而激励机制是促进社区成员知识共享的驱动力,是维持虚拟社区良性共享的外在动力;组织机制有利于知识的流通而形成有利于主体间进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反过来增进信任,加强激励,增加了知识的原创性,最终提高知识共享效率。(4)构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估模型。基于知识共享过程,从知识主体、知识特性、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环境和知识共享绩效五个方面,构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评价概念模型,分析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加强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建设,建立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建设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平台等,提出改善教育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环境的对策。
其他文献
<正>在这个数字技术几乎全民普及的时代,一方面,高清专业数字设备及CG技术使影院纪录片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摄制的周期大大缩短。另一方面,纪实主义美学和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患侧输尿管置入输尿管导管,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输尿管镜直视下置入钬激光光纤将结石粉碎,利用
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再好的细节,也应服务于文章的中心。
1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1 d入院。查体:心肺查体阴性,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上腹部广泛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辅助检查:腹部增强CT示:胆囊增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得到了一定的改进,高中地理教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教学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教师教学实效性
以在E.coli高效表达的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抗原CP15/60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山羊抗鼠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微小隐孢子虫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检测筛选出
本文以“结构”概念为中心,剖析了列维-斯特劳斯对结构的经典解释和梅洛-庞蒂、布尔迪厄的批评,认为作为结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凸现出来的不同图景。列维-斯特劳斯的宏大叙事模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