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纳米氧化锌致BV-2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me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纳米氧化锌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动物体内研究表明,其颗粒能通过血脑屏障和神经通路进入个体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导致脑组织损伤。目前引起损伤的分子机制虽尚无定论,但线粒体损伤是公认的的早期毒性表现。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清除多余或受损线粒体的途径,在调节细胞内线粒体数量、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那么,纳米氧化锌引起的CNS毒性过程中,是否有线粒体自噬参与?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目的本项目拟通过基因干扰技术构建PINK1基因沉默的BV-2细胞模型,然后通过比较纳米氧化锌处理后,两种类型细胞在增殖能力、细胞内线粒体自噬的启动、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在纳米氧化锌颗粒导致的BV-2细胞毒性中,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所发挥的作用。材料与方法采用TEM、DLS、Zeta、BET测量仪及X射线能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RNAi技术获得PINK1基因沉默细胞株,用含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培养基分别处理正常细胞,通过CCK8法确定最佳浓度。然后根据纳米氧化锌作用时间,将野生型和基因沉默型两种细胞各分为正常对照、4、8、12、24 h组。采用CCK8法、ROS活性氧、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等手段观察纳米氧化锌的细胞毒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纳米氧化锌对细胞内LC3、P62、Beclin1、总Parkin,胞浆Parkin,线粒体parkin及总PINK1等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影响。采用TEM、免疫荧光、GFP-LC3质粒转染等观察细胞内线粒体损伤及自噬体生成情况。结果1.纳米氧化锌颗粒呈六棱柱形,原始粒径50 nm左右,平均水合粒径约500 nm左右,电位值为32.9 mV,带正电荷。XRD结果表明其图谱与标准对照基本一致。2.20、25μg/mL组细胞活力分别下降50%和80%,而10 μg/mL以下组间活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3.10 μg/mL纳米氧化锌处理细胞4、8、12及24 h后,细胞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MDC荧光增强(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纳米氧化锌处理BV-2细胞4、8、12、24 h。镜下LC3II光点数量增加(P<0.05)。Western Blot条带LC3II/LC3I比值增大,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总Parkin无显著变化(P>0.05),胞浆Parkin表达下降,其中8、12、及24h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1)。PINK1表达水平升高,各组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野生型、转染vector和PINK1沉默的三种细胞的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纳米氧化锌处理后,基因沉默型细胞活力均低于同组的野生型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在纳米氧化锌处理后,与野生型细胞相比,基因沉默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幅度更大,线粒体Parkin含量变低,而胞浆Parkin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纳米氧化锌可引起BV-2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损伤和细胞自噬。2.纳米氧化锌可以诱导BV-2细胞发生线粒体自噬。3.PINK1/Parkin通路在调节纳米氧化锌引起的线粒体自噬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是BV-2细胞抵御纳米氧化锌颗粒毒性的重要防护性机制之。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DKK-1蛋白在骨关节病滑膜中的表达目的:DKK-1在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理过程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部分研究目的在于探究DKK-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滑膜中的表达。方法
管理创新的研究往往忽视合伙人特征这个变量,本文以188份科技型小微企业为样本,结合团队研究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合伙人特征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
对经时效热处理(T6)的ZK60镁合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初步确定了时效ZK60镁合金中主要合金相的种类和形态.研究发现,固溶处理ZK60镁合金中有明显的花朵状偏析;从金相照片和
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在受到适当的刺激后,可通过增殖、迁移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形成修复性牙本质。牙髓对损伤的应答和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
研究目的:KLF4在细胞分化和增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发现KLF4小鼠在极化期和分泌期的成牙本质细胞中有特异性的表达,但是KLF4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中是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为开展当地中老年女性生殖健康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中医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发放《围绝经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表》),主要了解围绝
成牙本质细胞是从牙胚的牙乳头间充质细胞或成熟牙髓细胞分化而来,其分化的过程和机理研究是牙髓生物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作为牙胚发育过程中唯一具有分化
牙本质敏感(Dentine hypersensitivity,DH)主要是指牙齿在受到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外界刺激时所引起的酸痛症状。牙本质敏感临床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