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趋向动词“出”和“出来”都可以做谓语中心和趋向补语。趋向动词“出”和“出来”做谓语中心时内含动作行为方式,都表示动作主体由内向外移动,不同的是趋向动词“出来”中的“来”指明了动作的观察点——朝着说话人的方向移动。做谓语中心时,趋向动词“出”有两种用法:一是自动词,表示动作主体的移动,一是使动词,表示客体的移动。作谓语中心的自动词“出”可标记为[+移动方式、+由里向外、+移动],作谓语中心的自动词“出来”可标记为[+移动方式、+由里向外、+朝着立足点、+移动],做谓语中心的使动词“出”可标记为[+移动方式、+使、+由里向外、+移动]。与作谓语中心的“出”和“出来”相比,做趋向补语的“出”和“出来”都不包含动作移动的方式,动作移动方式由述语中心动词表示。且做补语的趋向动词“出”都是自动词,本身没有“使”的意义。因此趋向补语“出”可标记为[+由里向外、+移动],趋向补语“出来”标记为[+由里向外、+朝着立足点、+移动]。趋向补语“出”的基本趋向义应该标记为[+由里向外、+具体移动],趋向补语“出来”的基本趋向义应该标记为[+由里向外、+朝着立足点、+具体移动]。趋向补语“出/出来”的引申义有五种:①抽象位移义。②由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③从无到有的结果义。④到。⑤超过。趋向补语“出”的抽象位移义可标记为[+由里向外、-具体移动],趋向补语“出来”的抽象位移义可标记为[+由里向外、+朝着立足点、-具体移动]。趋向补语“出/出来”的由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可标记为[+从隐到显]。趋向补语“出/出来”的从无到有结果义可记作[+从无到有]。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基本趋向义引申为抽象义的制约因素有两个:第一,述语动词是“位移动词”和“关系转移动词”。第二,移动的物体或处所两者之中必须有一个是抽象的,或者两者同时是抽象的。趋向补语“出/出来”由基本趋向义引申为“到”义的制约因素有两个:第一,述语动词是位移动词。第二,趋向补语“出”或者“出来”的后面或者是“N+外”构成的处所名词,或者是“数词+量词+形容词”构成的表示距离的成分。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示“到”义引申为表示“超过”义的制约因素有三个:一是谓语是形容词。二是边界线(用于比较的基准)不是处所而是指人的代词或者名词。三是可以转换为“比”字句。趋向补语“出/出来”由表趋向义引申为表结果义的制约因素有两个:一是动词不是位移动词,也不是形容词,而是“非位移”动词。二是不用于比较句。趋向补语“出/出来”的基本趋向意义是表示客观存在的动作的主体从客观的处所里面移到了客观处所的外面。这是由句子里必有构件的语义特征共同组配形成的:移动主体的[+具体、已有],处所的[+具体]和动词的[+位移]特征是趋向补语“出/出来”表示实际位移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趋向补语“出/出来”抽象位移义是其具体位移义的隐喻投射,是人们将具体概念框架应用于抽象概念框架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趋向补语“出/出来”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构成要素的某些特点发生了变化,如动体TR或者处所LM是抽象的,位移也是抽象的,但是,趋向补语“出/出来”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关系被继承了下来:如趋向补语“出/出来”表示抽象位移义的意象图式构成要素也有三个:动体TR、处所LM和路径path,动体TR和处所LM的关系仍然是:在动作之前,动体在处所LM之内;在动作之后,动体在处所LM之外。趋向补语“出/出来”的位移义是“源域”,由隐蔽到公开的结果义是“目标域”,结果义是“源域”向“目标域”映射的结果。源域中物体的位移变化映射为目标域中的状态的改变——由隐蔽到公开。在映射过程中,源域中的构件及构件之间的关系保留了下来;但目标域也改变了源域中动词的特点,目标域中动词不表示位移,因此源域中的物体在动作前后的变化在目标域中保留了下来,源域中的位移过程在目标域中对应于状态的变化过程。表示从无到有的结果义是在表示由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的基础上引申的。由隐蔽到显露的结果义是源域,从无到有的结果义是目标域。源域里的构件及构件成分之间的关系被保存了下来,但目标域也改变了源域中某个要素的特点。在源域里,物体在动作前后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但在目标域里,动作前后的物体不是同一个物体。着眼于新物体(或物体新性质)的出现,趋向补语“出/出来”就引申出从无到有的结果义。趋向补语“出”和“出来”由基本趋向义引申为“到”义是凸显动作移动终点的结果。表示“超过”的引申义是在凸显从界限到终点的距离的构式的基础上引申的,如果以界限为基准,那么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比从起点到界限的距离长。这种距离之间的差比关系属于空间范畴内的差比关系。将空间范畴内的差比关系投射到比较范畴,趋向补语“出/出来”就引申出“超过”的意义。源域里的构件及构件成分之间的关系被保存了下来,如界限对应于指人或指物的比较项;但目标域也改变了源域中某个要素的特点。如谓语中心是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