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家多将两宋与辽、金的对峙,称为中国史上的第二次南北朝时期。南宋与金的对峙中,虽然在军事上弱于金朝,但依然有与金相抗衡的实力。宋金交聘的制度化就是这种实力的体现。研究宋金关系的一个传统视点是宋金和战,而对宋金和平时期的交往较少著意。在宋金相对峙的百余年间,除不多的几年外,其他时间都有使者往来。宋金交战之时,有通问使、祈请使;和好之时有生辰使、正旦使。因此宋金之间的聘使往来,是宋金关系史研究中重要一环。 本论文由引言、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前人研究评述、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论文的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宋金交聘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宋辽关系对宋金关系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首先回顾了宋辽对等关系的发展,然后以南宋人对“澶渊之盟”的评论为例,论证了大多数南宋人还是从现实出发,给予宋辽关系较高的评价。其次,论述了传统的朝贡体系无论在思想上还是现实政策上,对南宋人都会产生一定影响。第二章对南宋聘使制度进行深入研究,重视了不同时期,南宋聘使制度的变更现象。首先弄清了南宋的聘使机构设置,然后对南宋国信使的种类、使团的人员构成、国信礼物、使团的走私问题及宋金交聘的礼仪、国书等诸问题进行论述。第三章对不同时期国信使节进行了群体性研究,以探讨宋聘使之特点。首先考察了建炎年间及绍兴初年使副的身份,发现,他们多是布衣小臣。这有悖于国信使副由有出身、有才望之人担当的常规。而这种奇怪的象现与当时的宋金关系的大背景密不可分。其次考察了高宗一朝所遣使节与秦桧的关系,这些使节多与秦桧有关联,或为僚属,或为同乡,或为同党,或为亲戚。秦桧利用他们控制了外交。最后对南宋宰执的出使经历作了调查,发现许多宰执都有出使经历。第四章对金朝的聘使制度进行了论述。观其聘使制度,如使节名目、接待礼仪虽大体承辽宋旧制,但涉及一些具体问题,则可发现,金的聘使制度与辽更为接近。第五章对涉及宋金交聘的部分史料进行专题研究。首先对宋人使金国信“语录”进行研究。国信语录是宋辽、宋金交聘的产物。“语录”中主要报告使节出使时的酬答情况,附带记载所经路途及该地风土人情,以备朝廷参考,在宋金交聘研究中,史料价值非常大。因此有必要对使金国信“语录”进行全面的调查。其次,对《金史·交聘表》进行了补正。《金史·交聘表》记载了金朝自收国元年与宋、西夏、高丽三国或往来,或交战的史实,但对金世宗以前的宋金聘使往来记载疏略。笔者利用宋人所载,补正《金史·交聘表》,得百余条。为方便本论文的写作,笔者翻阅大量文献,将宋金双方的国信使节往来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成《南宋国信使表》及《金朝国信使表》二表,附于论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