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易学美学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r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动荡、经学衰微的时代背景下,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形态开始由两汉经学向魏晋玄学转变。正始时期,何晏初步创立了“贵无论”玄学,提出了融合儒道、圣人无名理论观点,成为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何晏的玄学思想相对粗糙,贵“无”而贱“有”,缺乏理论深度。王弼在何晏玄学论基础上,援道入儒,会通儒道,构建了以老学和易学为主体的玄学体系。易学作为玄学的理论来源和内涵之一,成为魏晋美学演变与发展、路径与方法重要的哲学基础。易学中也包含有重要的美学观念和范畴,二者存在着会通的可能性与必然性,其内在联系也为“易学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果“易学美学”这一概念得以成立,那么具体到王弼在注《易》过程中体现的易学思想与《周易》美学的联结,便形成了王弼易学美学思想的内涵。王弼的易学观既是他整体玄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本文即在阐述王弼易学观念以及《周易》美学观念的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相互缠绕的联结点,以及王弼从易学到美学的意涵连接与转换,探讨王弼《周易注》和《周易略例》等注易文本中包含的美学思想。《周易》美学萌发于《易经》而生发于《易传》,其中蕴含了重要的审美理论、概念、范畴和命题。《周易》中蕴含了天人合一的生命美学、保合大和的中和之美、阴阳变化的交感论、以“文”为标志的形式论等丰富的美学命题或范畴,其中很多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萌芽与根源所在。王弼以义理研究为致思路径,廓清了以往象数解易理路的流弊,通过本末有无之辨,以“无”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道”作为名教的治理方式,由无而及有,论证了明“无”必因于“有”、全“有”必反于“无”的有无关系,同时兼收并蓄道儒两家思想,构建了以玄学本体论为基础的易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了“崇本举末”、“执一统众”的易学本体论和“以老解易”、“得意忘言”的易学方法论。王弼的易学美学观即建立在周易美学观及他上述易学观的基础之上,既是其易学哲学本体论在美学上的表现,也是对《周易》本身蕴含的美学观念的吸收、改造和超越。尽管王弼注易的主观意图并未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但其中体现出来的美学思想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总起来看,其易学美学观包括了言意之辨、情性之理、形神关系、素朴自然等几个方面。
其他文献
信息通信与智能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炼化企业电网,使其形成典型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炼化企业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取决于与之兼容的信息系统的准确和高效运行,信息
针对海底管道的高投入、高风险特性,管道内、外检测技术已经成为海底管道安全运行和资产完整性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近年来,胜利埕岛油田对海底管道检测技术加大应用力度,重
某石化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硫化氢,而且厂区内人员较多,距周边社区较近,如果突发重大泄漏事故,应急响应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对厂区内可能发
明清时期,桐城是全国的文化重镇。就文学创作而言,除古文外,诗歌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诗作如林,名家辈出。《桐旧集》辑录从明初到清道光庚子(1840)年间的桐城诗歌,收录诗家1200余人,有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近3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治资料,选择确诊合并有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
炼化企业气相连通罐组存在群罐重大火灾风险,需要采取系统评估、层层设防的思路进行防控。采用HALOPA技术,结合中国石化风险矩阵标准,建立基于风险的气相连通罐组重大燃爆风
对某催化裂化余热锅炉低温省煤器腐蚀泄漏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省煤器炉管弯头泄漏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烟气侧的硫酸露点腐蚀,垢下腐蚀起到辅助作用;腐蚀尚未对钢材的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终助词是赋予日语表情的助词。在日语中,“わ”作为女性特有的终助词,一直是日本语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要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此之前,关于终助词“わ”意义特征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