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问题为研究对象,所谓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是指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带有储备性质的基金。 文章论述了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产生背景,分析了现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基金的形成过程、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制和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资金缺口和空账运行进行了精算估计。指出:在2024年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年度收入均大于年度支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但从2025年起,年度支出开始大于年度收入,过去积累的基金正在被逐步消耗,从2042年起,积累的基金被完全耗尽,以后年度收不抵支的部分,将不能依靠制度本身来解决,到2050年养老基金的净负债将达到16.64万亿元。如果不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或者提高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制度在长期内将面临严重的赤字。 文章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的发展历程。指出自2000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成立以来,基金规模稳步增大。2001年年初,基金余额为200.17亿元,到2005初,已达1659.86亿元,5年增长了730.23%。在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存在着资金来源受到限制、投资收益偏低、管理费用高,委托代理关系有待完善等问题。2002年,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实现盈利9.67亿元,收益率为2.25%,略高于当时的银行存款利率。2003年,实现盈利34.07亿元,收益率为2.3%。2004年,实现盈利36.72亿元,收益率为2.61%,其中证券投资亏损9.19亿元,拉低整体投资收益0.71个百分点。显然,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投资,已成为我们目前社会保障领域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通过历史比较,突出了我国社会保障储备基金与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的区别,阐述了其开展投资营运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通过国际比较,介绍了美国、日本、智利、新加坡等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社会保障基金及其投资方面的具体作法,总结提炼了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以及需要规避的教训。 文章搜集了1990年至2004年上证综合指数、国债、银行存款等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为依据,开展了不同投资工具的收益一风险实证分析、不同投资组合的收益一风险实证分析以及不同投资工具的最佳资金分配比例实证分析,得到把上证综合指数、3年期国债和1年期银行存款进行投资组合的资本市场线方程。表明在此样本期间的“无风险投资”利率为6.51%,资本市场线的斜率为0.0348,即作为风险度量的标准差每增加1%,可以获得0.0348%的预期收益增加。反之,要想在“无风险投资”利率6.51%的基础上每增加1%的收益率,则面临28.73%的标准差增加。认为此数据可以作为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参与资本市场构建投资组合时的一个收益一风险参考指标。认为最佳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