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域伪谱法(PSTD)在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低频或射频电子设备广泛地应用在工业、通信、医学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暴露在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场之中,电磁场在人体引起的生物效应开始受到生物医学界的关注。直接在人体上进行电磁场生物效应实验较为困难,计算机建模仿真就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人体电磁模型和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是进行电磁场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仿真的基本工具。 传统的电磁场数值算法——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稳定而易于实现,但由于FDTD采用中心差分近似Maxwell旋度方程的微分,每个波长上需要取的网格数通常较多,而时域伪谱(PSTD)法采用伪谱法求微分,理论上每个波长只需要取两个网格便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在本文中,对这两种数值算法分别在一维和三维情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两种方法在取相同网格数的条件下的精度,验证了PSTD在取较少网格情况下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在网格规模与FDTD方法中相同的条件下PSTD在运算速度上的劣势,另外还指出了PSTD要求对激励源进行特殊处理的不甚理想的一面。作为加快PSTD运算速度的措施,本文提出了用从实数列到实数列的FFT/IFFT进行伪谱法求导,使PSTD的运算时间节省了一半。 在模拟磁共振系统梯度线圈产生的磁场的实验中,分别用FDTD和PSTD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这类低频、激励源几何结构复杂的问题中,传统的FDTD在速度和精度上都要优于PSTD。接下来的加入了人体电磁模型胸腹腔部位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FDTD可以稳定而较快地收敛,而PSTD不仅单步运算的时间长,而且难以收敛,对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给出了分析。在以电偶极子为激励源模拟人体头部的感应电场、计算特异吸收率的实验中,仿真结果表明PSTD方法处理这类激励源结构简单且其加入方式经过特殊处理的问题时可以收敛,在激励源频率较高时做粗略的数值估计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几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波长远远大于计算区域规模的这一类问题中,FDTD以其运算速度快、激励源不需要特殊处理的优点总是比PSTD有效得多。模拟磁共振系统梯度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在人体引起的感应电流就是此类问体。而对于另_些电大尺寸(即波长比计算区域规模小得多)的问题,如果PSTD方法中激励源的加入能得到正确有效的特殊处理,那么PSTD可以适用于粗略的数值估计。本文中极高频率的电偶极子在人体产生的效应的仿真属于这一类问题。 FDTD在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是一种稳定而有效的方法,PSTD在这个领域中的应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更广泛的应用还要结合其可以取较少网格的特点,以及解决激励源加入困难的问题。
其他文献
摘要:与传统正极材料比较,富锂锰基LiLi0.2Ni0.2Mn0.6O2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研究。但仍有若干缺陷制约着该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如首次循环不可逆容量过大,在高电压下结构不稳定,倍率性能差等。本文以乙酸盐和柠檬酸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iLi0.2Ni0.2Mn0.6O2。优化条件如下:焙烧温度为900℃,溶胶pH值为5.5,过渡金属离子浓
“互联网+”时代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阶段,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地区经济发达,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了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圈的发展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从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角度出发,对就业质量、以及“第二课堂活动”与 “就业”关系等相关研究进行
近几年来,国家对各项人才的需求在逐步扩大,培养高质量人才成为了各大高校的首要目标,此时,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人才培养又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效率的高
学位
数学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如何能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能力关乎到我们的各个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应用性、精确性.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研育人为支撑,认真研究高校科研育人工作措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
民俗艺术指的是劳动人民通过生产劳动或社会生活的空闲创造出来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独特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发展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民间流传已久,而民俗艺术中蕴含
志愿服务作为当今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校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影响实践育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