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日葵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几年,我国不断的从国外引进向日葵种子,种子上携带的多种危险性病害传入我国的风险加大。其中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lindguistii和茎溃疡病菌Diaporthe helianthi是两种重要的检疫性真菌病害,向日葵黑茎病菌在我国局部地区有发生,茎溃疡病菌未在我国出现,为防患于未然,急需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检测技术。本文描述了向日葵黑茎病菌在大田危害症状和发生时各个时期症状表现,以及观察两种病原菌和向日葵上寄生的其他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其中包括菌落、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调研人员在宁夏和新疆向日葵病害田间采集的具有明显病害症状的病残体,本文针对两种病原菌致病症状特征对采集回来的病残体进行实验室分离检疫鉴定。通过形态学以及ITS区域的PCR扩增克隆测序,结果发现,新疆向日葵茎秆编号TXMGX、BXC1、XYHJ为向日葵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lindguistii,除此之外,在新疆地区还发现梭孢壳属Thielavia hyalocarpas光黑壳属Preussia sp、向日葵链格孢Alternaria helianth、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大刀镰孢球黑孢Nigrospora sphaerica,在宁夏地区发现向日葵链格孢Alternaria helianthi与细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向日葵黑茎病菌和茎溃疡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研究通过收集不同地区的向日葵黑茎病菌和茎溃疡病菌菌株、向日葵上寄生的其他病害以及购买的标准菌株作为供试材料;以油菜黑茎病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肌动蛋白Actin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actF/actR;利用actF/actR对向日葵黑茎病菌和茎溃疡病菌以及向日葵上寄生的其他11种病害菌丝DNA进行Actin-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测序经软件比对分析后,依据Actin基因序列差异位点设计2种病原菌的特异引物LLF/LLR和DHF/DHR。然后以通用引物ITS1/ITS4和自行设计2对特异引物经过优化并建立三重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ITS1/ITS4扩增片段为580bp,特异引物LLF/LLR扩增片段为255bp,特异引物DHF/DHR扩增片段为394bp,据此可准确鉴定出2种检疫性真菌病害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对危险性真菌病害向日葵黑茎病菌和茎溃疡病菌检疫处理研究,本文采用2种病菌杀灭技术:溴甲烷和热水在不同条件下熏蒸和热处理2种病原菌的菌丝,并观察在同等处理条件下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32g/m3溴甲烷熏蒸处理24h可100%杀灭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且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无影响。52℃热水处理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超过3mmin后两种菌无活性,不能继续生长,而热水处理向日葵种子15mmin,对向日葵种子的萌发无影响。因此,一定条件下溴甲烷熏蒸处理和热水处理可以对向日葵种子中携带向日葵黑茎病菌和向日葵茎溃疡病菌进行杀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