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北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此次地震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总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被称为“汶川大地震”。国务院宣布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1为何近年灾祸不断?洪水、旱灾、雪灾、瘟疫、地震……如此密集而频繁地发生,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虽然地震是自然灾害,但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天灾与人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地震与我们的人祸,例如生态破坏,水资源的大量开发有着令人吃惊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生态破坏也给灾后重建工作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和阻碍。人类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自然观,吸取汶川大地震的教训,这是新时期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1http://baike.baidu.com/view/3486152.htm?fromtitle=汶川大地震&fr=aladdin。第二章是汶川地震的概括和简述,指出虽然地震是自然灾害,但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天灾与人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在地震带上修建如此多的水库是导致地震破坏性加大的重要因素。引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第三章:分析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理论的建构过程。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合理思想的基础上,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得出的,认识马克思之前的学者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是正确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相关思想的必要前提。通过文献分析,从理论上探索从马克思到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建构,从哲学角度认识自然灾害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从实践角度论证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章:通过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取得的可喜成果,提出灾后重建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结论部分:以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论证出地震与人为和生态破坏种种潜在的联系,回顾在汶川灾后重建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得出应用马克思关于人和自然关系思想指导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马克思思想理论建构,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性。